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1. 第一章绪论 | 第14-25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2. 灵芝生物学特性 | 第14-17页 |
2.1 多糖类 | 第14-15页 |
2.2 总三萜类化合物 | 第15页 |
2.3 总黄酮类化合物 | 第15-16页 |
2.4 肽、氨基酸和蛋白质 | 第16页 |
2.5 核苷类 | 第16页 |
2.6 醇类 | 第16-17页 |
2.7 其他有效化学成分 | 第17页 |
3. 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3.1 水提法 | 第17页 |
3.2 碱(酸)性水或碱性稀醇提取法 | 第17-18页 |
3.3 有机溶剂提取法 | 第18页 |
3.4 生物酶解法 | 第18-19页 |
3.5 超声波法 | 第19页 |
3.6 微波法 | 第19页 |
4. 灵芝的主要药理作用 | 第19-22页 |
4.1 抗肿瘤作用 | 第19-20页 |
4.2 免疫调节 | 第20页 |
4.3 抗氧化作用 | 第20-21页 |
4.4 降血糖作用 | 第21页 |
4.5 其他生理作用 | 第21-22页 |
5. 灵芝提取物的分离、纯化 | 第22-24页 |
5.1 灵芝多糖的分类、纯化 | 第22页 |
5.2 灵芝三萜的分离、纯化 | 第22-23页 |
5.3 灵芝黄酮的分离、纯化 | 第23-24页 |
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4-25页 |
6.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4页 |
6.2 研究的内容 | 第24-25页 |
2. 第二章 灵芝活性成分提取条件优化 | 第25-73页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5-26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1.2 仪器及试剂 | 第25-2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6-30页 |
2.1 水提提取法 | 第26页 |
2.2 乙醇提取法 | 第26页 |
2.3 水提后醇提法 | 第26页 |
2.4 醇提后水提法 | 第26页 |
2.5 复合酶提取法 | 第26-27页 |
2.6 标准曲线 | 第27-28页 |
2.7 灵芝活性成分含量测定 | 第28-29页 |
2.8 单因素实验 | 第29-30页 |
2.9 正交试验 | 第30页 |
2.10 响应面分析 | 第3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73页 |
3.1 葡萄糖标准曲线 | 第30-31页 |
3.2 齐墩果酸曲线 | 第31页 |
3.3 芦丁标准曲线 | 第31页 |
3.4 单因素实验结果 | 第31-40页 |
3.5 正交试验结果 | 第40-53页 |
3.6 复合酶实验结果 | 第53-73页 |
3. 第三章 灵芝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 | 第73-90页 |
1. 活性物质分离、纯化 | 第73页 |
2. 材料与仪器 | 第73-74页 |
2.1 主要试剂 | 第73-74页 |
2.2 主要仪器 | 第74页 |
3. 实验方法 | 第74-77页 |
3.1 灵芝多糖的纯化流程 | 第74页 |
3.2 灵芝多糖的脱色 | 第74页 |
3.3 灵芝多糖的透析 | 第74-75页 |
3.4 灵芝多糖的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纯化 | 第75页 |
3.5 灵芝三萜的纯化流程 | 第75-76页 |
3.6 灵芝黄酮的纯化流程 | 第76页 |
3.7 灵芝黄酮的溶剂萃取 | 第76-77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77-90页 |
4.1 DEAE Sephadex A-50柱层多糖的结果 | 第77-78页 |
4.2 DEAE Sephadex G-200柱层析纯化多糖结果 | 第78-82页 |
4.3 醇提的三萜萃取后的酸性部分进行硅胶柱层析 | 第82页 |
4.4 醇提纯化后组分进行反复硅胶柱层析 | 第82-84页 |
4.5 酶辅助醇提的三萜萃取后的酸性部分进行硅胶柱层析 | 第84-85页 |
4.6 酶辅助醇三萜纯化组分进行反复硅胶柱层析 | 第85-86页 |
4.7 醇提最优条件下的黄酮聚酰胺层析结果: | 第86-88页 |
4.8 复合酶醇提最优条件下黄酮经过聚酰胺层析结果: | 第88-90页 |
4. 第四章 灵芝活性成分的的抗氧化作用 | 第90-98页 |
1. 引言 | 第90页 |
2. 材料与仪器 | 第90-91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90页 |
2.2 化学试剂 | 第90页 |
2.3 主要仪器 | 第90-91页 |
3. 实验方法 | 第91-92页 |
3.1 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第91页 |
3.2 羟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第91页 |
3.3 总还原力的测定 | 第91-92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92-98页 |
4.1 灵芝多糖活性成分分析 | 第92-94页 |
4.2 灵芝三萜活性成分分析 | 第94-96页 |
4.3 灵芝黄酮活性成分分析 | 第96-98页 |
5. 第五章灵芝活性成分构象的初步鉴定 | 第98-106页 |
1. 引言 | 第98页 |
2. 材料与仪器 | 第98页 |
2.1 主要试剂 | 第98页 |
2.2 主要仪器 | 第98页 |
3. 实验方法 | 第98-99页 |
3.1 红外光谱分析 | 第98-99页 |
3.2 ~1HNMR分析 | 第99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99-106页 |
4.1 红外光谱分析 | 第99-102页 |
4.2 核磁共振分析 | 第102-106页 |
总结和展望 | 第106-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1页 |
致谢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