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1 国外现状 | 第9页 |
1.3.2 国内现状 | 第9-10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路线 | 第10-1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1.4.2 研究路线 | 第12-13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5.1 文献研究法 | 第13页 |
1.5.2 专家意见与实际调查法 | 第13页 |
1.5.3 案例分析法 | 第13-14页 |
第2章 绿色建筑发展相关理论 | 第14-18页 |
2.1 绿色建筑概述 | 第14-15页 |
2.1.1 绿色建筑起源 | 第14页 |
2.1.2 绿色建筑的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2.2 绿色建筑发展相关理论 | 第15-16页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5页 |
2.2.2 循环经济理论 | 第15-16页 |
2.2.3 生态经济理论 | 第16页 |
2.3 绿色建筑评价 | 第16-18页 |
第3章 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18-24页 |
3.1 绿色建筑发展的现状 | 第18-20页 |
3.1.1 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需求与日俱增 | 第18页 |
3.1.2 市场集中度较低 | 第18-19页 |
3.1.3 各省市绿色建筑发展规模不均衡 | 第19-20页 |
3.2 绿色建筑发展中的问题 | 第20-22页 |
3.2.1 绿色建筑地域发展还不平衡 | 第20页 |
3.2.2 绿色建筑运行标识项目数量少 | 第20-21页 |
3.2.3 绿色建筑能力建设有待加强 | 第21页 |
3.2.4 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工作开展较少 | 第21页 |
3.2.5 绿色建筑信息化管理与大数据分析能力尚未形成 | 第21-22页 |
3.3 绿色建筑发展困难的原因 | 第22-24页 |
3.3.1 支持绿色建筑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立 | 第22页 |
3.3.2 绿色建筑市场氛围尚未形成 | 第22页 |
3.3.3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 第22页 |
3.3.4 绿色建筑标准体系的执行办法有待明确 | 第22-24页 |
第4章国际绿色建筑实践及启示 | 第24-29页 |
4.1 国际绿色建筑发展概述 | 第24页 |
4.1.1 国际绿色建筑发展情况 | 第24页 |
4.1.2 国际绿色建筑技术发展情况 | 第24页 |
4.2 美国绿色建筑实践 | 第24-25页 |
4.2.1 美国绿色建筑发展探索 | 第24-25页 |
4.2.2 美国绿色建筑发展政策特点 | 第25页 |
4.3 英国绿色建筑实践 | 第25-26页 |
4.3.1 英国绿色建筑发展探索 | 第25-26页 |
4.3.2 英国绿色建筑发展政策特点 | 第26页 |
4.4 日本绿色建筑实践 | 第26-27页 |
4.4.1 日本绿色建筑发展探索 | 第26页 |
4.4.2 日本绿色建筑发展政策特点 | 第26-27页 |
4.5 新加坡绿色建筑发展实践 | 第27页 |
4.5.1 新加坡绿色建筑发展探索 | 第27页 |
4.5.2 新加坡绿色建筑发展政策特点 | 第27页 |
4.6 国际绿色建筑发展实践的启示 | 第27-29页 |
4.6.1 完善顶层设计 | 第28页 |
4.6.2 政府带头示范 | 第28页 |
4.6.3 以培育市场为目的的政策激励 | 第28页 |
4.6.4 不断完善体系 | 第28页 |
4.6.5 善用第三方机制 | 第28-29页 |
第5章 苏州工业园区绿色建筑发展实践案例研究 | 第29-36页 |
5.1 苏州工业园区建立背景 | 第29页 |
5.2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沿革 | 第29-30页 |
5.2.1 奠定基础阶段 | 第29页 |
5.2.2 加速发展阶段 | 第29-30页 |
5.2.3 转型提升阶段 | 第30页 |
5.3 苏州工业园区绿色建筑发展策略 | 第30-36页 |
5.3.1 重视顶层设计 | 第30页 |
5.3.2 制定有吸引力的激励政策 | 第30页 |
5.3.3 明确部门责任 | 第30-31页 |
5.3.4 更新构建技术标准体系 | 第31页 |
5.3.5 明确绿色运营管理的重点和方法和技术措施 | 第31-32页 |
5.3.6 坚持机制创新 | 第32-34页 |
5.3.7 构建有效的监管约束体系 | 第34-36页 |
第6章 绿色建筑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 第36-41页 |
6.1 政策层面的对策与建议 | 第36页 |
6.1.1 合理规划布局 | 第36页 |
6.1.2 加强政策引导 | 第36页 |
6.2 组织层面的对策与建议 | 第36-38页 |
6.2.1 优化宣传推广策略 | 第36-37页 |
6.2.2 建筑信息化助推绿色建筑 | 第37-38页 |
6.3 企业层面的对策与建议 | 第38-39页 |
6.3.1 研发绿色建筑技术 | 第38-39页 |
6.3.2 强化施工过程节能环保 | 第39页 |
6.4 社会层面的对策与建议 | 第39-41页 |
6.4.1 公用建筑绿色先行 | 第39-40页 |
6.4.2 公众理念绿色倡导 | 第40-41页 |
第7章 结论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附录1 | 第47-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