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重载气垫带式输送机气膜形成机理及其实现
| 致谢 | 第5-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目录 | 第9-11页 |
| 1 绪论 | 第11-17页 |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 1.2 国内外产品研发使用现状 | 第11-14页 |
| 1.2.1 国外的产品研发使用情况 | 第11-12页 |
| 1.2.2 国内的产品研发使用情况 | 第12-13页 |
| 1.2.3 水波纹气垫场理论 | 第13-14页 |
| 1.3 课题项目发展沿革 | 第14-15页 |
| 1.4 现存问题及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1.5 研究意义及方法 | 第16-17页 |
| 2 应用不同计算模型计算分析气膜流场 | 第17-25页 |
| 2.1 气膜结构建模 | 第17-19页 |
| 2.2 基于N-S方程的流场计算 | 第19-20页 |
| 2.3 基于雷诺方程的流场计算 | 第20-22页 |
| 2.4 不同模型的验证分析 | 第22-24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3 应用气体阻抗理论分析管路系统 | 第25-41页 |
| 3.1 气体阻抗理论 | 第25-30页 |
| 3.2 气路元件特性分析 | 第30-40页 |
| 3.2.1 沿程摩擦阻力特性 | 第30-31页 |
| 3.2.2 弯管局部阻力特性 | 第31-32页 |
| 3.2.3 分流三通局部阻力特性 | 第32-35页 |
| 3.2.4 气室局部阻力特性 | 第35-39页 |
| 3.2.5 皮带载荷阻力特性 | 第39-40页 |
| 3.3 不同局部阻力之间的影响 | 第40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4 基于气膜质量评价的气膜刚度理论基础 | 第41-65页 |
| 4.1 气膜刚度的提出 | 第41-48页 |
| 4.2 气膜刚度的影响因素 | 第48-60页 |
| 4.2.1 节流孔流速对气膜刚度的影响 | 第48-51页 |
| 4.2.2 节流孔孔径对气膜刚度的影响 | 第51-54页 |
| 4.2.3 节流孔个数对气膜刚度的影响 | 第54-57页 |
| 4.2.4 盘槽角角度对气膜刚度的影响 | 第57-59页 |
| 4.2.5 温度对气膜刚度的影响 | 第59-60页 |
| 4.3 最优膜厚模型 | 第60-63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 5 高速重载条件下系统的数值模拟 | 第65-75页 |
| 5.1 输送带带速对气膜形成的影响 | 第65-69页 |
| 5.1.1 输送带带速对气膜刚度的影响 | 第65-67页 |
| 5.1.2 速度对气膜压强分布的影响 | 第67-69页 |
| 5.2 重载下气膜与输送带的流固耦合分析 | 第69-72页 |
| 5.3 高速重载下气垫机产品设计原则 | 第72-74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 6 关键结构及零部件的优化设计 | 第75-89页 |
| 6.1 气体管路优化设计 | 第75-80页 |
| 6.2 气室结构设计 | 第80-86页 |
| 6.2.1 气室形状设计 | 第80-83页 |
| 6.2.2 分风板设计 | 第83-85页 |
| 6.2.3 除尘窗设计 | 第85-86页 |
| 6.3 盘槽厚度与节流孔孔径关系 | 第86-88页 |
| 6.4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 7 总结与展望 | 第89-91页 |
| 7.1 工作总结 | 第89页 |
| 7.2 研究展望 | 第89-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3页 |
| 作者简介 | 第93-97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