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玉米苗期耐低磷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符号说明第6-9页
1 文献综述第9-19页
    1.1 玉米种质资源第9-10页
    1.2 植物对低磷胁迫的应答特点第10-12页
    1.3 玉米耐低磷胁迫的研究第12-15页
    1.4 关联分析及其在玉米研究中的应用第15-19页
        1.4.1 单核苷酸多态性第15-16页
        1.4.2 关联分析第16-17页
        1.4.3 关联分析的策略第17页
        1.4.4 关联分析的应用现状第17-19页
2 本研究的意义和技术路线第19-20页
    2.1 研究意义第19页
    2.2 研究内容第19-20页
    2.3 技术路线第20页
3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20-23页
    3.1 试验材料第20页
    3.2 试验设计第20-21页
    3.3 性状测定第21-22页
        3.3.1 苗情调查第21页
        3.3.2 表型性状鉴定第21-22页
        3.3.3 测定根冠比第22页
    3.4 计算方法第22页
    3.5 关联分析第22-23页
        3.5.1 基因型鉴定、群体结构和亲缘关系评估第22-23页
        3.5.2 SNP标记与低磷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第23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3-47页
    4.1 不同磷水平下玉米自交系表型性状的多样性第23-37页
        4.1.1 不同磷水平下玉米自交系各性状的差异第23-28页
        4.1.2 遗传率分析第28页
        4.1.3 不同磷水平下玉米自交系各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第28-31页
        4.1.4 低磷胁迫下玉米自交系缺素等级划分第31-32页
        4.1.5 低磷胁迫下玉米自交系耐低磷综合指数第32-35页
        4.1.6 不同磷水平下玉米自交系干物质的分配第35-36页
        4.1.7 耐低磷指标选择与材料筛选第36-37页
    4.2 不同磷水平下玉米苗期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第37-47页
        4.2.1 不同磷水平下各性状与SNP标记的显著关联第37-45页
        4.2.2 显著SNP标记序列比对及关联基因分析第45-47页
5 讨论第47-54页
    5.1 玉米苗期耐低磷鉴定第47-49页
        5.1.1 玉米苗期性状在耐低磷评价中的重要性第47页
        5.1.2 缺素等级在玉米耐低磷评价中的作用第47-48页
        5.1.3 玉米耐低磷能力与干物质分配机制第48页
        5.1.4 玉米耐低磷评价指标第48-49页
        5.1.5 苗期对玉米耐低磷特性的评价第49页
    5.2 SNP芯片及SNP-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第49-50页
    5.3 关联分析所揭示的耐低磷候选基因第50-54页
参考文献第54-63页
附表第63-75页
致谢第75-76页
作者简历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N公司GSM/WCDMA双模芯片自动化校准与测试软件开发
下一篇:先进室内分布系统设计软件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