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烃类厌氧降解过程中互营细菌的分布特征和系统发育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背景知识第11页
     ·研究互营联合的重要性第11-12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21页
     ·石油烃互营降解产甲烷过程的研究进展第14-15页
     ·脂肪酸及芳香酸互营降解产甲烷过程的研究进展第15页
     ·互营代谢的热力学基础第15-18页
     ·互营代谢过程中种间氢转移和种间甲酸转移第18页
     ·互营代谢中的电子反转机制第18-19页
     ·互营代谢基因组学最新研究进展第19-20页
     ·互营代谢存在的问题第20-21页
第二章 互营富集体系的构建及群落结构分析第21-34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1-23页
     ·研究方法第21页
     ·技术路线第21-23页
   ·实验材料第23-24页
     ·样品来源第23页
     ·实验方法第23-24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24-32页
     ·原始样品第三代产甲烷条件下互营富集体系的甲烷及挥发酸含量的测定第24-25页
     ·MA,SI,MB,SⅢ转培三代后第四代产甲烷条件下互营富集体系的甲烷及挥发酸含量的测定第25-26页
     ·MA,SI,MB,SⅢ互营富集体系的显微观察第26-28页
     ·PCR 产物第28-30页
     ·用 PCR-DGGE 对样品进行菌落结构解析第30-32页
   ·结论和讨论第32-34页
第三章 烃类厌氧降解富集物中发酵性细菌的研究第34-62页
   ·实验材料第34-35页
     ·样品采集地描述第34页
     ·实验材料第34页
     ·样品中发酵性细菌的富集培养第34-35页
   ·实验方法第35-41页
     ·发酵性细菌的分离、纯化第35-37页
     ·纯度鉴定及系统发育学分析第37-38页
     ·基因组(G+C)mol%含量测定第38-39页
     ·形态学观察第39页
     ·生理生化实验第39-41页
   ·结果与分析第41-62页
     ·富集培养和分离纯化菌株第41页
     ·菌株xyl-d生理生化鉴定和系统发育学研究第41-55页
     ·菌株 MH5生理生化鉴定和系统发育学研究第55-62页
第四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第62-65页
   ·全文总结第62-63页
     ·烃类厌氧降解过程中互营细菌的解析第62页
     ·高温油藏采出液中发酵性细菌的分离鉴定和代谢特性分析第62-63页
     ·油污土中发酵性细菌的分离鉴定和代谢特性分析第63页
   ·工作不足与展望第63-65页
     ·互营富集体系的进一步研究和荧光定量 PCR 对具有互营代谢能力的细菌进行定量分析第63-64页
     ·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及传统分离培养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具有互营代谢能力的细菌第64页
     ·菌株xyl-d应用前景的进一步探索第64页
     ·菌株 MH5分类定位的进一步确定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3页
附录第73-79页
致谢第79-81页
作者简历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浓度物料沼气发酵过程传质特性研究及搅拌形式优化
下一篇:宁夏黄灌区农田有机质对土壤硝态氮淋失量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