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选题的背景 | 第8-9页 |
1.2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1.3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0-12页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12-20页 |
2.1 竞赛理论概述 | 第12-16页 |
2.1.1 竞赛理论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2.1.2 竞赛成功函数(Contest Success Function) | 第14-15页 |
2.1.3 竞赛理论基本模型 | 第15-16页 |
2.2 “赢家通吃” | 第16-17页 |
2.3 长尾理论(The Long Taif) | 第17-18页 |
2.4 网络效应 | 第18-20页 |
3 基于竞赛理论的“互联网”+“券商”分析 | 第20-30页 |
3.1 “互联网”+“券商”研究综述 | 第20-25页 |
3.1.1 互联网金融概述 | 第20-22页 |
3.1.2 “互联网”+“券商”概述 | 第22-25页 |
3.2 “互联网”+“券商”的技改竞赛 | 第25-30页 |
4 中国互联网券商的发展路径研究 | 第30-38页 |
4.1 美国互联网券商概述 | 第30-32页 |
4.1.1 美国互联网券商的发展历程 | 第30页 |
4.1.2 美国互联网券商的经营模式 | 第30-31页 |
4.1.3 美国互联网券商的发展趋势 | 第31-32页 |
4.2 日本互联网券商概述 | 第32-34页 |
4.2.1 日本互联网券商的发展历程 | 第32-33页 |
4.2.2 日本互联网券商的经营模式 | 第33-34页 |
4.2.3 日本互联网券商的发展趋势 | 第34页 |
4.3 中国互联网券商发展模式研究 | 第34-38页 |
4.3.1 中国互联网券商的现有模式 | 第34-36页 |
4.3.2 中国互联网券商的发展路径分析 | 第36-38页 |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38-40页 |
5.1 结论 | 第38-39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后记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