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面向未知木马的APT攻击检测方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1-12页
    1.4 论文结构第12-13页
第二章 APT检测与木马相关技术介绍第13-24页
    2.1 入侵检测技术第13-14页
        2.1.1 根据数据源分类第13页
        2.1.2 根据检测方法分类第13-14页
    2.2 木马与木马相关技术第14-17页
        2.2.1 木马的概念第14-15页
        2.2.2 木马传播方式第15-16页
        2.2.3 木马通信技术第16-17页
    2.3 APT攻击与检测技术第17-23页
        2.3.1 APT攻击介绍第17-19页
        2.3.2 APT攻击检测方案第19-22页
        2.3.3 现有检测方案的分析总结第22-23页
    2.4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基于自定义模式的检测系统设计第24-40页
    3.1 基于自定义模式的检测方法第24-26页
        3.1.1 方案设计思路第24-25页
        3.1.2 设计原则和目标第25-26页
    3.2 系统的总体设计第26-27页
    3.3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第27-30页
        3.3.1 规则语言解析引擎第27页
        3.3.2 实时数据检测引擎第27-29页
        3.3.3 历史数据分析引擎第29页
        3.3.4 协同联动引擎第29-30页
    3.4 系统规则语言设计第30-39页
        3.4.1 木马通信行为分析与特征提取第31-33页
        3.4.2 木马通信行为特征总结第33-34页
        3.4.3 规则描述语言第34-39页
        3.4.4 检测模式第39页
    3.5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系统关键模块设计与实现第40-71页
    4.1 规则解析引擎第40-42页
        4.1.1 规则解析模块第40-42页
    4.2 实时数据检测引擎第42-51页
        4.2.1 协议识别模块第43-48页
        4.2.2 黑白名单过滤模块第48-50页
        4.2.3 内容提取模块第50-51页
    4.3 历史数据检测引擎第51-57页
        4.3.1 多源协同分析模块第52-55页
        4.3.2 事件检测模块第55-57页
    4.4 协同联动引擎第57-59页
        4.4.1 存储部件第57-58页
        4.4.2 接口模块第58页
        4.4.3 协同联动模块第58-59页
    4.5 实验第59-70页
        4.5.1 实验目标第59页
        4.5.2 实验环境第59-60页
        4.5.3 检测系统功能性测试第60-61页
        4.5.4 已知木马检测能力测试第61-65页
        4.5.5 自定义检测模式检测能力测试第65-69页
        4.5.6 系统性能测试第69-70页
        4.5.7 实验结果分析第70页
    4.6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71-73页
    5.1 总结第71页
    5.2 展望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致谢第76-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日韩利用FDI战略研究及中国加大对日韩投资的政策建议
下一篇:中国对东北亚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