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知木马的APT攻击检测方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APT检测与木马相关技术介绍 | 第13-24页 |
2.1 入侵检测技术 | 第13-14页 |
2.1.1 根据数据源分类 | 第13页 |
2.1.2 根据检测方法分类 | 第13-14页 |
2.2 木马与木马相关技术 | 第14-17页 |
2.2.1 木马的概念 | 第14-15页 |
2.2.2 木马传播方式 | 第15-16页 |
2.2.3 木马通信技术 | 第16-17页 |
2.3 APT攻击与检测技术 | 第17-23页 |
2.3.1 APT攻击介绍 | 第17-19页 |
2.3.2 APT攻击检测方案 | 第19-22页 |
2.3.3 现有检测方案的分析总结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基于自定义模式的检测系统设计 | 第24-40页 |
3.1 基于自定义模式的检测方法 | 第24-26页 |
3.1.1 方案设计思路 | 第24-25页 |
3.1.2 设计原则和目标 | 第25-26页 |
3.2 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26-27页 |
3.3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第27-30页 |
3.3.1 规则语言解析引擎 | 第27页 |
3.3.2 实时数据检测引擎 | 第27-29页 |
3.3.3 历史数据分析引擎 | 第29页 |
3.3.4 协同联动引擎 | 第29-30页 |
3.4 系统规则语言设计 | 第30-39页 |
3.4.1 木马通信行为分析与特征提取 | 第31-33页 |
3.4.2 木马通信行为特征总结 | 第33-34页 |
3.4.3 规则描述语言 | 第34-39页 |
3.4.4 检测模式 | 第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系统关键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40-71页 |
4.1 规则解析引擎 | 第40-42页 |
4.1.1 规则解析模块 | 第40-42页 |
4.2 实时数据检测引擎 | 第42-51页 |
4.2.1 协议识别模块 | 第43-48页 |
4.2.2 黑白名单过滤模块 | 第48-50页 |
4.2.3 内容提取模块 | 第50-51页 |
4.3 历史数据检测引擎 | 第51-57页 |
4.3.1 多源协同分析模块 | 第52-55页 |
4.3.2 事件检测模块 | 第55-57页 |
4.4 协同联动引擎 | 第57-59页 |
4.4.1 存储部件 | 第57-58页 |
4.4.2 接口模块 | 第58页 |
4.4.3 协同联动模块 | 第58-59页 |
4.5 实验 | 第59-70页 |
4.5.1 实验目标 | 第59页 |
4.5.2 实验环境 | 第59-60页 |
4.5.3 检测系统功能性测试 | 第60-61页 |
4.5.4 已知木马检测能力测试 | 第61-65页 |
4.5.5 自定义检测模式检测能力测试 | 第65-69页 |
4.5.6 系统性能测试 | 第69-70页 |
4.5.7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5.1 总结 | 第71页 |
5.2 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