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PGIS的低效园地山坡地的耕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以广东英德市为例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1.2.1 国外土地评价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2.2 国内土地评价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2.3 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 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1.4.1 土地生态学理论 | 第15-16页 |
1.4.2 区位理论 | 第16-17页 |
1.4.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7页 |
1.4.4 人地关系理论 | 第17-18页 |
1.4.5 系统科学理论 | 第18页 |
1.4.6 土壤肥力理论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耕地适宜性评价方法 | 第20-32页 |
2.1 评价原则 | 第20-21页 |
2.2 评价方法 | 第21-26页 |
2.2.1 评价因子权重确定方法 | 第21-24页 |
2.2.2 综合评级方法 | 第24-25页 |
2.2.3 评价单元划分方法 | 第25-26页 |
2.3 评价工具 | 第26-30页 |
2.3.1 评价中GIS的应用 | 第26-29页 |
2.3.2 评价中VF的应用 | 第29-30页 |
2.4 技术路线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案例研究——以广东英德市为例 | 第32-54页 |
3.1 区域概况 | 第32-35页 |
3.1.1 自然条件 | 第32-33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3页 |
3.1.3 土地利用状况 | 第33-35页 |
3.2 耕地适宜性评价 | 第35-47页 |
3.2.1 评价范围 | 第35页 |
3.2.2 评价因子及分值 | 第35-39页 |
3.2.3 评价因子权重 | 第39-40页 |
3.2.4 评价因子图绘制 | 第40-45页 |
3.2.5 评价单元总分值计算 | 第45-47页 |
3.2.6 评价等级图绘制 | 第47页 |
3.3 评价结果及其应用 | 第47-54页 |
3.3.1 各等级数量 | 第47页 |
3.3.2 当前宜耕等级的空间分布 | 第47-49页 |
3.3.3 评价结果应用 | 第49-54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4.1 主要结论与讨论 | 第54-55页 |
4.2 创新之处 | 第55页 |
4.3 不足与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