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爆体位置对台阶爆破效果影响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工程实践应用现状 | 第12-13页 |
1.2.2 理论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 | 第15-17页 |
第2章 小屯南山石灰石矿概况 | 第17-21页 |
2.1 矿山概况 | 第17-19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17页 |
2.1.2 地质概况 | 第17-18页 |
2.1.3 矿山开采现状 | 第18-19页 |
2.2 岩体力学性质 | 第19-20页 |
2.3 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岩石爆破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第21-37页 |
3.1 问题的提出 | 第21页 |
3.2 岩石爆破破碎机理 | 第21-25页 |
3.2.1 岩石爆破机理的几种假说 | 第21-23页 |
3.2.2 炸药在岩石中的爆破破坏过程 | 第23-25页 |
3.3 爆破岩体应力状态分析 | 第25-27页 |
3.3.1 孔壁初始冲击压力 | 第25页 |
3.3.2 岩体中的动态应力场 | 第25-26页 |
3.3.3 爆炸载荷作用下岩石的破坏准则 | 第26-27页 |
3.3.4 岩体中的准静态应力场 | 第27页 |
3.4 岩石爆破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第27-32页 |
3.4.1 岩性与结构面对爆破效果的影响 | 第28-29页 |
3.4.2 炸药性能对爆破作用的影响 | 第29-31页 |
3.4.3 爆破参数及工艺对爆破效果的影响 | 第31-32页 |
3.5 起爆点位置对爆破效果的影响 | 第32-35页 |
3.5.1 对爆炸应力波的影响 | 第33-34页 |
3.5.2 爆轰气体的影响 | 第34-35页 |
3.5.3 孔底加强爆破作用 | 第35页 |
3.6 小结 | 第35-37页 |
第4章 数据采集与分析 | 第37-65页 |
4.1 高速摄像机简介 | 第37-38页 |
4.2 实验方案 | 第38页 |
4.3 方案一爆破分析 | 第38-47页 |
4.3.1 实验条件 | 第39-41页 |
4.3.2 数据采集、分析及软件处理 | 第41-44页 |
4.3.3 台阶坡面最先移动位置分析 | 第44页 |
4.3.4 台阶坡面运动轮廓分析 | 第44-45页 |
4.3.5 岩体破碎过程的速度分析 | 第45-47页 |
4.4 方案二爆破分析 | 第47-59页 |
4.4.1 实验1 | 第47-55页 |
4.4.2 实验2 | 第55-59页 |
4.5 方案三爆破分析 | 第59-64页 |
4.5.1 实验条件 | 第59-61页 |
4.5.2 高速摄像及软件分析 | 第61-63页 |
4.5.3 台阶坡面运动轮廓对比分析 | 第63-64页 |
4.5.4 起爆体位置 | 第64页 |
4.6 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铲装效率标定 | 第65-75页 |
5.1 矿山铲运设备 | 第65页 |
5.2 爆破效果评价方法 | 第65-66页 |
5.2.1 爆破效果定性评价 | 第65页 |
5.2.2 爆破效果定量评价 | 第65-66页 |
5.3 影响铲装效率因素 | 第66-69页 |
5.3.1 爆堆形态 | 第66-68页 |
5.3.2 炸药单耗 | 第68页 |
5.3.3 底板平整度、根底、爆堆松散性 | 第68页 |
5.3.4 其他因素 | 第68-69页 |
5.4 铲装设备效率标定 | 第69-73页 |
5.5 小结 | 第73-7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6.1 结论 | 第75页 |
6.2 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