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5页 |
·外源有益基因导入小麦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小麦的基因资源 | 第10-11页 |
·小麦重要的亲缘种属 | 第11-12页 |
·外源基因的导入 | 第12页 |
·小麦产量性状遗传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作物产量的概念 | 第12页 |
·生物产量 | 第12页 |
·经济产量 | 第12-13页 |
·收获指数(经济系数) | 第13页 |
·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及相互关系 | 第13-14页 |
·产量相关性状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高产育种策略 | 第15-16页 |
·矮秆育种 | 第15-16页 |
·理想株型育种 | 第16页 |
·高光效育种 | 第16页 |
·产量潜力遗传改良 | 第16-18页 |
·分子标记技术 | 第18-19页 |
·1BL/1RS 系的遗传效应研究 | 第19-22页 |
·1BL/1RS 来源在我国的利用情况 | 第19-20页 |
·1BL/1RS 易位遗传效应研究 | 第20-21页 |
·1BL/1RS 易位与产量及相关性状之间的关系 | 第21-22页 |
·7DL.7AG 易位系的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5-31页 |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方法 | 第25-31页 |
·田间试验 | 第25页 |
·DNA 提取 | 第25-26页 |
·引物序列的合成与 PCR 反应 | 第26-31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1-37页 |
·1BL/1RS 易位系的分子检测 | 第31页 |
·7DL.7AG 易位染色体的分子检测 | 第31-32页 |
·F_2群体的分子检测结果 | 第32-33页 |
·亲本及 F2群体的性状表现 | 第33-34页 |
·F_2群体各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第34-35页 |
·F_(2:3)家系中 4 种易位类型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35-36页 |
·F_(2:3)家系中籽粒性状优良的易位类型分析 | 第36-37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作者简介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