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祖孙父子同名现象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9页 |
二、学术史回顾及其存在问题 | 第9-14页 |
(一) 关于祖孙父子同名的研究状况 | 第9-12页 |
(二) 关于唐人姓名的研究论著 | 第12-13页 |
(三)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唐代祖孙父子同名现象出现的社会背景 | 第14-21页 |
第一节 唐代之前的避家讳习俗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唐代的避家讳 | 第15-21页 |
一、唐代避家讳从习俗走向律法 | 第15页 |
二、唐代皇帝对臣下家讳的回避 | 第15-16页 |
三、唐人官场、科场避家讳 | 第16-19页 |
四、唐人日常生活避家讳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唐代祖孙父子同名现象 | 第21-37页 |
第一节 墓志中的唐代"祖孙父子同名"现象 | 第21-33页 |
一、子名或字中有一字与父名相同 | 第21-23页 |
二、子名与父名完全相同 | 第23-27页 |
三、子字与父名完全相同 | 第27-28页 |
四、子名不避父嫌名 | 第28-30页 |
五、孙名或字触犯祖讳 | 第30-33页 |
第二节 《新唐书》中的祖孙父子同名现象 | 第33-37页 |
一、《新唐书》中的父子同名案例 | 第33-35页 |
二、《新唐书》中的祖孙同名案例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唐代祖孙父子同名群体之分析 | 第37-43页 |
第一节 姓名特点 | 第37-39页 |
第二节 社会身份特征 | 第39-43页 |
一、女子 | 第39-41页 |
二、处士 | 第41-42页 |
三、有仕宦经历之人 | 第42-43页 |
第四章 祖孙父子同名之原因探析 | 第43-51页 |
第一节 历史渊源 | 第43-44页 |
第二节 少数民族遗俗 | 第44-46页 |
第三节 礼教束缚削弱 | 第46-48页 |
第四节 名讳观念不同 | 第48-49页 |
一、认为直呼、使用人名是对其人的不尊敬 | 第48-49页 |
二、认为称呼、使用人名是对其人的倾慕 | 第49页 |
第五节 特殊原因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