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6-17页 |
1.1 铅基弛豫铁电体PMN-PT简介 | 第7-10页 |
1.1.1 PMN-PT的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1.2 PMN-PT透明陶瓷的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2 铅基弛豫铁电体PMN-PT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PMN-PT透明陶瓷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2.2 PMN-PT透明陶瓷遇到的问题 | 第11-14页 |
1.3 电滞回线的动力学标度 | 第14-16页 |
1.3.1 回线动力学标度概念 | 第14页 |
1.3.2 回线动力学标度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3 回线动力学标度的意义 | 第15-16页 |
1.4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PMN-PT透明陶瓷的制备工艺与表征方法 | 第17-22页 |
2.1 PMN-PT透明陶瓷的制备 | 第17-19页 |
2.1.1 PMN-PT粉体的合成 | 第17页 |
2.1.2 PMN-PT透明陶瓷的坯体成型 | 第17-18页 |
2.1.3 PMN-PT透明陶瓷的烧结 | 第18-19页 |
2.2 PMN-PT透明陶瓷的结构分析与性能测量方法 | 第19-22页 |
2.2.1 物相和微结构测试分析 | 第19-20页 |
2.2.2 电学性能测试方法 | 第20-21页 |
2.2.3 光学性能测试方法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制备工艺对PMN-PT基透明陶瓷的结构与性能影响 | 第22-38页 |
3.1 烧结方式对PMN-PT透明陶瓷的结构与性能影响 | 第22-26页 |
3.1.1 烧结方式对物相组成的影响 | 第22-23页 |
3.1.2 烧结方式对透过率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23-24页 |
3.1.3 烧结方式对电学性能的影响 | 第24-26页 |
3.2 烧结压力对PMN-PT透明陶瓷的结构与性能影响 | 第26-30页 |
3.2.1 烧结压力对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26-27页 |
3.2.2 烧结压力对透光率的影响 | 第27-28页 |
3.2.3 烧结压力对电学性能的影响 | 第28-30页 |
3.3 球磨转速对PMN-PT粉体和陶瓷的结构与性能影响 | 第30-36页 |
3.3.1 球磨转速对PMN-PT粉体的影响 | 第30-31页 |
3.3.2 球磨转速对PMN-PT陶瓷的影响 | 第31-36页 |
3.4 小结 | 第36-38页 |
第四章 高度透明PMN-PT基陶瓷的制备、微结构与性能 | 第38-51页 |
4.1 氧气氛烧结制备PMN-PT高度透明陶瓷 | 第38-42页 |
4.1.1 PMN-PT透明陶瓷的透过率 | 第38-40页 |
4.1.2 PMN-PT透明陶瓷的光镜表征 | 第40-41页 |
4.1.3 PMN-PT透明陶瓷的扫描电镜表征 | 第41-42页 |
4.2 两步烧结法制备PMN-PT高度透明陶瓷 | 第42-49页 |
4.2.1 PMN-PT透明陶瓷的透光率 | 第42-44页 |
4.2.2 PMN-PT透明陶瓷的物相组成 | 第44页 |
4.2.3 PMN-PT透明陶瓷的致密度与微观结构 | 第44-47页 |
4.2.4 PMN-PT透明陶瓷的电学性能 | 第47-49页 |
4.3 小结 | 第49-51页 |
第五章 La掺杂量对PMN-PT基陶瓷回线动力学标度的影响 | 第51-59页 |
5.1 铁电性能随电场幅值的变化关系 | 第51-54页 |
5.2 铁电性能随电场频率的变化关系 | 第54-56页 |
5.3 不同掺La量PMN-PT陶瓷的回线动力学标度 | 第56-58页 |
5.4 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