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能并网逆变器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新能源发电的现状和发展 | 第10-13页 |
1.2 潮流能发电系统介绍 | 第13-17页 |
1.2.1 潮流能发电装置 | 第13-15页 |
1.2.2 并网逆变器的发展与现状 | 第15-16页 |
1.2.3 潮流能发电入网电流质量要求 | 第16-17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并网逆变器拓扑结构和数学模型分析 | 第18-28页 |
2.1 三相逆变器拓扑结构分析 | 第18-20页 |
2.1.1 三相分裂电容式逆变器 | 第18页 |
2.1.2 组合式三相逆变器 | 第18-19页 |
2.1.3 三相四桥臂逆变器 | 第19页 |
2.1.4 带输出变压器的三相桥式逆变器 | 第19-20页 |
2.2 并网逆变器在abc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20-23页 |
2.3 并网逆变器在dq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23-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潮流能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 | 第28-52页 |
3.1 并网逆变器概述 | 第29-32页 |
3.1.1 电压源型和电流源型逆变器比较 | 第29页 |
3.1.2 电压控制方式和电流控制方式比较 | 第29-31页 |
3.1.3 直接电流控制和间接电流控制比较 | 第31-32页 |
3.2 潮流能并网逆变器发电系统研究 | 第32-35页 |
3.2.1 直驱式潮流能发电系统结构研究 | 第32-34页 |
3.2.2 变速恒频控制系统研究 | 第34-35页 |
3.3 MPPT控制策略研究 | 第35-43页 |
3.3.1 潮流能及水轮机特性分析基础 | 第36-38页 |
3.3.2 PWM整流器最大功率获取研究 | 第38-43页 |
3.4 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 | 第43-48页 |
3.4.1 锁相环技术研究 | 第43-45页 |
3.4.2 带电网电压前馈的双闭环控制策略 | 第45-48页 |
3.5 孤岛效应及检测与防止 | 第48-51页 |
3.5.1 孤岛效应及其危害 | 第48-49页 |
3.5.2 孤岛检测与防止 | 第49-5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潮流能发电系统并网逆变器硬件电路设计 | 第52-63页 |
4.1 并网逆变器主电路及交流滤波器设计 | 第52-56页 |
4.1.1 主电路系统设计 | 第52-54页 |
4.1.2 交流滤波器设计 | 第54-56页 |
4.2 控制电路设计 | 第56-61页 |
4.2.1 交、直流采样电路设计 | 第56-58页 |
4.2.2 PWM输出电路设计 | 第58-59页 |
4.2.3 软硬件保护电路 | 第59页 |
4.2.4 零散外围电路设计 | 第59-61页 |
4.3 IGBT驱动电路设计 | 第61-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逆变器仿真及硬件试验 | 第63-71页 |
5.1 系统模型搭建及仿真结果分析 | 第63-68页 |
5.1.1 锁相环模型及仿真 | 第63-64页 |
5.1.2 系统整体仿真模型 | 第64-68页 |
5.2 硬件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68-70页 |
5.2.1 部分电路硬件电路调试 | 第68-69页 |
5.2.2 并网逆变器试验 | 第69-7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