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昆仑库地赛图拉岩群片麻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第8-9页 |
1.2 研究区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2页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12页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2-13页 |
1.6 研究区位置、交通及自然经济地理概况 | 第13-15页 |
2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5-29页 |
2.1 区域大地构造概况 | 第15-16页 |
2.2 西昆仑造山带的划分 | 第16-18页 |
2.3 区域地层概况 | 第18-23页 |
2.3.1 赛图拉岩群A组(ChSt~a) | 第18页 |
2.3.2 库浪那古岩群(Pt_2K) | 第18-21页 |
2.3.3 南华系西合休岩组(Nhx) | 第21页 |
2.3.4 依沙克群(O-S)Y | 第21-22页 |
2.3.5 第四系(Q) | 第22-23页 |
2.4 区域岩浆岩 | 第23-26页 |
2.4.1 侵入岩 | 第23-24页 |
2.4.2 西昆仑北带-岩浆带 | 第24-25页 |
2.4.3 西昆仑南带-岩浆带 | 第25-26页 |
2.5 库地蛇绿杂岩群 | 第26-27页 |
2.6 区域变质岩 | 第27-29页 |
3 赛图拉岩群A组岩石学特征 | 第29-34页 |
3.1 赛图拉岩群岩A组体地质特征 | 第29-31页 |
3.2 赛图拉岩群A组岩相学特征 | 第31-34页 |
4 赛图拉岩群A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第34-44页 |
4.1 赛图拉岩群A组样品分析测试 | 第34-35页 |
4.2 测试结果 | 第35页 |
4.3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35-40页 |
4.4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40-41页 |
4.5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41-44页 |
5 赛图拉岩群A组片麻岩原岩恢复 | 第44-55页 |
5.1 原岩类型判别 | 第44-49页 |
5.2 物源区特征和构造环境判别 | 第49-55页 |
5.2.1 物源区特征 | 第49-50页 |
5.2.2 构造环境判别 | 第50-55页 |
6 赛图拉岩群A组片麻岩矿产意义 | 第55-65页 |
6.1 西昆仑成矿带 | 第55-56页 |
6.2 交达克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 第56-60页 |
6.2.1 矿床出露地层 | 第56-59页 |
6.2.2 矿床构造 | 第59-60页 |
6.3 矿化体特征 | 第60-63页 |
6.3.1 金矿化体特征 | 第60-62页 |
6.3.2 铜矿化体特征 | 第62-63页 |
6.4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 第63-65页 |
6.4.1 矿床成因 | 第63-64页 |
6.4.2 找矿标志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