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4 论文整体结构 | 第13-15页 |
第2章 miRNA调控机制研究 | 第15-23页 |
2.1 miRNA的产生及作用机制 | 第15-17页 |
2.2 细菌、病毒的跨界调控 | 第17-19页 |
2.3 miRNA靶基因预测 | 第19-20页 |
2.4 基因本体论 | 第20-2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3章 基于人体外源性植物miRNA功能建模 | 第23-32页 |
3.1 人体外源性植物miRNA跨界调控模型总体设计 | 第23-24页 |
3.2 植物-人体跨界建模 | 第24-30页 |
3.2.1 靶基因预测及筛选 | 第24-25页 |
3.2.2 构建调控网络 | 第25-26页 |
3.2.3 LeaderRank算法选取调控网络核心节点 | 第26-27页 |
3.2.4 挖掘核心节点为中心的模块 | 第27-30页 |
3.2.5 GO功能富集分析 | 第3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4章 外源性植物miRNA在人体的调控分析 | 第32-46页 |
4.1 外源性植物miRNA数据挖掘 | 第32-35页 |
4.1.1 基于高通量数据筛选外源性植物mi RNA | 第32-34页 |
4.1.2 实验验证的外源性植物miRNA | 第34-35页 |
4.2 人体外源性植物miRNA数据分析 | 第35-36页 |
4.3 外源性植物miRNA跨界调控 | 第36-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6-48页 |
5.1 总结 | 第46-47页 |
5.2 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作者简介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