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3-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2-3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风光发电概述 | 第13-19页 |
1.2.1 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的发展状况 | 第13-16页 |
1.2.2 风光混合发电的发展状况 | 第16页 |
1.2.3 风光混合发电的简介 | 第16-17页 |
1.2.4 风光混合发电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1.2.5 以风光发电为分布式发电系统的配电系统规划问题 | 第18-19页 |
1.3 电动汽车概述 | 第19-25页 |
1.3.1 电动汽车类型及其特点 | 第21-22页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1.3.3 电动汽车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 第24-25页 |
1.4 研究现状 | 第25-29页 |
1.4.1 风光发电随机性与EV充放电随机性对配电系统的影响的研究 | 第26-28页 |
1.4.2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1.5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工作 | 第29-31页 |
2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分布式电源的选址与定容 | 第31-47页 |
2.1 引言 | 第31页 |
2.2 优化目标的建模 | 第31-34页 |
2.2.1 数学推导 | 第31-33页 |
2.2.2 优化目标 | 第33-34页 |
2.3 权重的分配 | 第34-36页 |
2.4 基于云理论的自适应遗传算法(cloud-based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 CAGA) | 第36-41页 |
2.4.1 云理论简介 | 第36-37页 |
2.4.2 基于云理论的自适应遗传算法 | 第37-41页 |
2.5 算例 | 第41-45页 |
2.5.1 仿真系统基本情况介绍 | 第41页 |
2.5.2 仿真结果 | 第41-44页 |
2.5.3 当配电系统负荷提高50%时的仿真结果 | 第44-4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3 基于成本/可靠性评估的含电动汽车的风力发电系统容量规划 | 第47-64页 |
3.1 引言 | 第47-48页 |
3.2 EV充放电功率与风力发电系统发电功率建模 | 第48-52页 |
3.2.1 EV充放电功率的随机性 | 第48-49页 |
3.2.2 风力发电功率的概率密度函数 | 第49-51页 |
3.2.3 负荷功率的概率密度函数 | 第51页 |
3.2.4 风机与负荷点的停运仿真 | 第51-52页 |
3.2.5 蒙特卡洛仿真 | 第52页 |
3.3 可靠性/成本评估模型 | 第52-57页 |
3.3.1 成本评估模型 | 第52-54页 |
3.3.2 负荷断电赔偿费用 | 第54-55页 |
3.3.3 确定风力发电系统最优容量的计算步骤 | 第55-57页 |
3.4 算例 | 第57-6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4 含有风电与太阳能发电以及电动汽车的电力系统概率潮流计算 | 第64-78页 |
4.1 引言 | 第64-65页 |
4.2 风电/光电出力的概率密度与电动汽车充放电功率概率密度 | 第65-69页 |
4.2.1 风电机组出力的概率密度 | 第65-66页 |
4.2.2 光伏发电出力概率密度 | 第66-68页 |
4.2.3 电动汽车充放电功率的概率密度 | 第68-69页 |
4.3 考虑天气状况的三点估计法概率潮流模型 | 第69-71页 |
4.3.1 三点估计法计算概率潮流 | 第69-70页 |
4.3.2 考虑不同季节不同天气状况时每天各小时概率潮流 | 第70-71页 |
4.4 算例与结果 | 第71-77页 |
4.4.1 风力发电机参数 | 第71页 |
4.4.2 光伏发电参数 | 第71-72页 |
4.4.3 电动汽车充放电功率参数 | 第72页 |
4.4.4 负荷的概率密度参数 | 第72-73页 |
4.4.5 140节点配电系统仿真结果 | 第73-7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5 计及储能系统充放电策略的风光混合发电系统容量优化 | 第78-90页 |
5.1 引言 | 第78-79页 |
5.2 风电、光电的发电功率与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功率 | 第79-81页 |
5.3 风光混合发电系统的最优容量确定方法 | 第81-82页 |
5.3.1 供电可靠性指标 | 第81页 |
5.3.2 优化模型 | 第81-82页 |
5.3.3 优化步骤 | 第82页 |
5.4 算例分析 | 第82-89页 |
5.4.1 参数设置 | 第82-83页 |
5.4.2 不同情况的优化结果 | 第83-86页 |
5.4.3 不同气候特征的影响 | 第86-8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90-92页 |
6.1 结论 | 第90-91页 |
6.2 展望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103页 |
附录A | 第103-104页 |
附录B | 第104-105页 |
附录C | 第105-108页 |
附录D | 第108-10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9-112页 |
致谢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