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1.1 介质阻挡放电 | 第8-12页 |
1.1.1 介质阻挡放电的概念及其机理 | 第8-9页 |
1.1.2 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 | 第9-10页 |
1.1.3 介质阻挡放电的放电模式 | 第10-12页 |
1.2 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特点及其意义 | 第12-13页 |
1.3 高压纳秒脉冲放电 | 第13-16页 |
1.3.1 高压纳秒脉冲放电的特点和击穿机理 | 第13-15页 |
1.3.2 高压纳秒脉冲放电的应用前景 | 第15-16页 |
1.3.3 高压纳秒脉冲放电的研究现状 | 第16页 |
1.4 等离子体的光谱诊断 | 第16-17页 |
1.5 本文内容安排 | 第17-18页 |
2 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 第18-23页 |
2.1 脉冲电源和电极结构 | 第18-23页 |
3 空气中大气压针板纳秒脉冲放电图像及其发射光谱 | 第23-32页 |
3.1 采用不同材料做阻挡介质时的放电图像 | 第23-24页 |
3.2 采用不同材料做阻挡介质时的发射光谱 | 第24-26页 |
3.3 峰值电压对纳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的影响 | 第26-29页 |
3.3.1 采用不同材料做阻挡介质时峰值电压对发射光谱强度的影响 | 第26-28页 |
3.3.2 采用不同材料做阻挡介质时峰值电压对介质板表面放电等离子体面积的影响 | 第28-29页 |
3.4 放电间隙对纳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的影响 | 第29-31页 |
3.4.1 采用不同材料做阻挡介质时放电间隙对发射光谱强度的影响 | 第29-30页 |
3.4.2 采用不同材料做阻挡介质时放电间隙对介质板表面放电等离子体面积的影响 | 第30-3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等离子体气体温度 | 第32-35页 |
4.1 不同材料做介质板时,等离子体的气体温度 | 第32-34页 |
4.2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5 氮气大气压针板式纳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形貌及发射光谱的空间诊断 | 第35-37页 |
5.1 氮气中针板式纳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形貌 | 第35页 |
5.2 氮气大气压纳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中N2(C~3Π_u→B~3Π_g,0-0), NO(A | 第35-3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