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普通小麦籽粒多酚氧化酶活性的QTL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引言第10-20页
   ·PPO 研究进展第10-13页
     ·PPO 的结构特性与分布第10-11页
     ·PPO 作用机理第11页
     ·影响小麦PPO 活性的因素第11-12页
     ·PPO 活性的测定方法第12页
     ·PPO 活性的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第12-13页
   ·QTL 遗传连锁图谱分析第13-18页
     ·QTL 作图的原理及QTL 定位的必要条件第13页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第13-14页
     ·QTL 定位方法及效应分析第14-16页
     ·QTL 与环境的互作第16页
     ·QTL 的验证及应用第16-18页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8-20页
2 材料和方法第20-26页
   ·试验材料第20页
   ·研究方法第20-26页
     ·田间试验第20页
     ·PPO 活性的测定第20-21页
     ·SSR 标记检测第21-25页
       ·基因组 DNA 的提取第21-22页
       ·DNA 浓度及纯度的检测第22页
       ·SSR 分子标记第22-23页
       ·电泳分析第23-25页
     ·遗传图谱的构建第25-2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6-31页
   ·小麦DH 群体的PPO 活性第26-27页
   ·遗传图谱的构建第27-28页
     ·SSR 和 EST-SSR 标记在作图群体中的分离第27-28页
     ·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第28页
   ·小麦籽粒PPO 的QTL 定位及效应估计第28-31页
     ·环境Ⅰ的PPO 活性QTL 分析第28-29页
     ·环境Ⅱ的PPO 活性QTL 分析第29页
     ·环境Ⅲ的PPO 活性QTL 分析第29-31页
4 讨论第31-34页
   ·小麦PPO 活性位点的多效性第31页
   ·环境和遗传背景对 QTL 检测的影响第31页
   ·小麦籽粒 PPO 活性 QTL 定位结果的多样性第31-32页
   ·QTL 的应用第32页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第32-34页
     ·饱和遗传图谱的构建和群体数量的扩展第32-33页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第33-34页
5 结论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9页
附录 A第39-41页
附录 B第41-43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3-44页
作者简历第44-45页
致谢第45-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施肥模式对棉花生长生理特征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下一篇:玉米锌转运蛋白基因ZmZIP4cDNA的克隆及表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