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官渡地区下沙溪庙组地震相分析及储层预测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9页
第1章 前言第9-16页
    1.1 选题依据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地震相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地震属性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3 地震反演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第13-14页
        1.3.1 研究思路第13-14页
        1.3.2 研究内容第14页
    1.4 主要成果与认识第14-16页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6-22页
    2.1 地理位置第16页
    2.2 区域构造特征第16-18页
    2.3 地层特征第18-20页
    2.4 下沙溪庙组储层特征第20-22页
第3章 层位解释及构造特征第22-34页
    3.1 资料品质分析第22-24页
    3.2 层位标定及解释第24-28页
        3.2.1 合成地震记录标定第25-28页
        3.2.2 主要反射目的层对应的地质层位第28页
    3.3 主要反射层波形特征第28-29页
    3.4 构造特征第29-33页
        3.4.1 上沙溪庙组底界构造特征第29页
        3.4.2 下沙溪庙组底界构造特征第29-30页
        3.4.3 珍珠冲组底界构造特征第30页
        3.4.4 须家河组底界构造特征第30-33页
    3.5 总结第33-34页
第4章 下沙溪庙组地震相分析第34-45页
    4.1 单井相与井旁地震相响应模式第34-38页
        4.1.1 地震相分析基础第34页
        4.1.2 井旁地震相标定第34-38页
    4.2 地震相类型、反射特征及地质解释第38-40页
        4.2.1 下沙溪庙组区域地震相—沉积相分析第38-39页
        4.2.2 下沙溪庙组局部储层地震相类型及反射特征第39-40页
    4.3 地震相—沉积相的分布规律第40-45页
第5章 下沙溪庙组储层预测第45-66页
    5.1 储层预测的方法第45-46页
    5.2 储层预测思路第46页
    5.3 储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第46-48页
    5.4 地震属性分析第48-52页
        5.4.1 地震属性原理与其地质意义第48-49页
        5.4.2 下沙溪庙组地震属性分析第49-52页
    5.5 地震反演第52-66页
        5.5.1 地震反演原理及分类第52-56页
        5.5.2 下沙溪庙组地震反演第56-66页
第6章 下沙溪庙组储层综合评价第66-71页
    6.1 下沙溪庙组 1 砂组有利区评价第68页
    6.2 下沙溪庙组 2 砂组有利区评价第68-71页
结论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77-78页
授予硕士学位人员登记表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川东南綦江地区构造特征与油气聚集研究
下一篇:基于三维激光技术的铀尾矿库可视化安全监测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