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的明珠—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一、研究的起源 | 第10页 |
二、研究的范围和主要问题 | 第10-11页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2页 |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2页 |
五、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历史渊源 | 第14-18页 |
第一节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起源 | 第14-15页 |
一、开封历史文化的形成 | 第14页 |
二、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起源与发展 | 第14-15页 |
第二节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三起三落 | 第15-18页 |
一、首次起伏 | 第15页 |
二、再次兴衰 | 第15-16页 |
三、第三次起落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 | 第18-24页 |
第一节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艺术风格 | 第18-19页 |
一、构图饱满 色彩绚丽 | 第18页 |
二、形象夸张 造型别致 | 第18-19页 |
三、朴素稚拙 线条粗犷 | 第19页 |
第二节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工艺技法 | 第19-24页 |
一、雕版工艺 | 第19-21页 |
二、水印工艺 | 第21-24页 |
第三章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种类及典型图式 | 第24-36页 |
第一节 内容和题材 | 第24-26页 |
一、辟邪祛灾 祈福纳祥 | 第24-25页 |
二、戏曲故事 神话传说 | 第25页 |
三、民俗生活 市井民风 | 第25页 |
四、吉祥动物 装饰纹样 | 第25-26页 |
第二节 体裁和功能 | 第26-36页 |
一、门神画 | 第26-29页 |
二、门画 | 第29-32页 |
三、神祗画 | 第32-33页 |
四、戏文故事 | 第33-34页 |
五、神话传说 | 第34页 |
六、风俗画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中的民俗事象 | 第36-44页 |
第一节 木版年画中对生活场景的描绘 | 第37-40页 |
一、五牛喜归图 | 第37-39页 |
二、清明节-风筝计 | 第39-40页 |
第二节 木版年画中对英雄历史事件的讴歌 | 第40-44页 |
一、水浒英雄谱 | 第41页 |
二、对金抓 | 第41-42页 |
三、三女侠 | 第42-44页 |
第五章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借鉴 | 第44-54页 |
第一节 朱仙镇木版年画与传统戏曲 | 第44-47页 |
一、开封的戏剧传统 | 第44-45页 |
二、朱仙镇年画中的戏曲故事 | 第45-47页 |
第二节 朱仙镇木版年画与开封彩灯 | 第47-50页 |
一、开封彩灯习俗 | 第47-49页 |
二、开封彩灯与版印灯画 | 第49-50页 |
第三节 朱仙镇木版年画与剪纸 | 第50-54页 |
一、开封剪纸中的年画 | 第51-52页 |
二、开封剪纸图案与年画中的装饰构成 | 第52-54页 |
第六章 对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前景的忧虑与建议 | 第54-58页 |
第一节 朱仙镇木版年画存在的问题 | 第54-55页 |
第二节 针对现存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 第55-58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个人简历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