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10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4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6页 |
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理论梳理 | 第16-26页 |
第一节 志愿者及志愿服务 | 第16-17页 |
一、志愿者 | 第16页 |
二、志愿服务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意义 | 第17-26页 |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 | 第17-20页 |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性意义 | 第20-22页 |
三、实践育人在大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 第22-26页 |
第二章 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分析 | 第26-38页 |
第一节 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平台 | 第26-28页 |
一、重视实践育人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重要内涵 | 第26页 |
二、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 | 第26-27页 |
三、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平台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 第28-31页 |
一、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时代背景 | 第28页 |
二、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要求 | 第28-29页 |
三、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 第29-31页 |
第三节 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重要载体 | 第31-33页 |
一、公民意识本质上是积极参与社会的实践意识 | 第31页 |
二、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体现 | 第31-32页 |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重要载体 | 第32-33页 |
第四节 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是弘扬大学生慈善精神的现实举措 | 第33-38页 |
一、慈善精神内涵与实践特征 | 第33-34页 |
二、慈善精神与志愿服务的实践统一性 | 第34-35页 |
三、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是弘扬大学生慈善精神的现实举措 | 第35-38页 |
第三章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实践育人的现状与问题 | 第38-44页 |
第一节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现状与特征 | 第38-39页 |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现状 | 第38页 |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呈现的特征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分析 | 第39-44页 |
一、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认同度与主动意识相对较低 | 第39-40页 |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缺少专业化管理 | 第40-41页 |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缺乏充分的资源支持 | 第41页 |
四、大学生志愿服务奖励机制的不完善 | 第41-42页 |
五、大学生志愿服务法律保障机制的不完善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构建探索 | 第44-58页 |
第一节 树立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长效发展原则与理念 | 第44-46页 |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实现路径构建的原则 | 第44-45页 |
二、树立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长效发展理念 | 第45-46页 |
第二节 构筑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实现的教育培训路径 | 第46-50页 |
一、总体性规划 | 第46-47页 |
二、课程化教育 | 第47-49页 |
三、专业化培训 | 第49-50页 |
第三节 打造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实现的实践体验路径 | 第50-53页 |
一、常规化的服务平台 | 第50-51页 |
二、品牌化的服务项目 | 第51-52页 |
三、社会化的服务基地 | 第52-53页 |
第四节 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实现的工作保障机制 | 第53-58页 |
一、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政策保障机制 | 第53-54页 |
二、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组织保障机制 | 第54-55页 |
三、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保障机制 | 第55-5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8-60页 |
附录 | 第60-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个人简历 | 第74-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