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绪论 | 第9-27页 |
0.1 有机电致发光基础 | 第9-11页 |
0.1.1 简介 | 第9页 |
0.1.2 荧光与磷光原理 | 第9-10页 |
0.1.3 器件发光原理与基本结构 | 第10-11页 |
0.2 溶液法制备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进展 | 第11-24页 |
0.2.1 聚合物发光体系 | 第12-17页 |
0.2.2 小分子发光体系 | 第17-20页 |
0.2.3 聚合物与小分子共混发光体系 | 第20-21页 |
0.2.4 完全溶液法制备的WOLEDs | 第21-22页 |
0.2.5 聚合物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22-24页 |
0.3 聚集诱导发光 | 第24页 |
0.4 马来酰亚胺结构 | 第24-25页 |
0.5 本论文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一章 主链含酰亚胺基团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第27-47页 |
1.1 前言 | 第27-28页 |
1.2 实验部分 | 第28-36页 |
1.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8-30页 |
1.2.2 实验测试方法 | 第30-31页 |
1.2.3 聚合物FPM与FTM的合成 | 第31-36页 |
1.3 结果与讨论 | 第36-46页 |
1.3.1 合成过程分析 | 第36-38页 |
1.3.2 化合物FPM,FTM的结构表征 | 第38-40页 |
1.3.3 性能分析 | 第40-46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二章 侧链含酰亚胺基团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第47-65页 |
2.1 前言 | 第47-48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8-55页 |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48-49页 |
2.2.2 实验测试方法 | 第49-50页 |
2.2.3 聚合物PF-BM和PF-SM的合成 | 第50-5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55-63页 |
2.3.1 合成过程分析 | 第55-56页 |
2.3.2 化合物16',17',聚合物PF-BM和PF-SM的结构表征 | 第56-58页 |
2.3.3 性能分析 | 第58-6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三章 N-甲基-二(4-咔唑基苯基)马来酰亚胺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 第65-77页 |
3.1 前言 | 第6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5-68页 |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65-66页 |
3.2.2 实验测试方法 | 第66-67页 |
3.2.3 N-甲基-二(4-咔唑基苯基)马来酰亚胺(化合物19')的合成 | 第67-6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8-76页 |
3.3.1 合成过程分析 | 第68页 |
3.3.2 化合物19'的核磁(1H NMR)表征 | 第68-69页 |
3.3.3 化合物19'的性能分析 | 第69-7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77-79页 |
附录 | 第7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101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01-103页 |
致谢 | 第103-105页 |
个人简历 | 第105-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