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10-13页 |
1. 绪论 | 第13-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3-21页 |
1.2.1 基本概念 | 第14页 |
1.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1.2.3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第16-18页 |
1.2.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2.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3-29页 |
2.1 连云港概况 | 第23-24页 |
2.2 连云港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状况 | 第24-29页 |
2.2.1 城市化发展状况 | 第24-26页 |
2.2.2 生态环境发展状况 | 第26-29页 |
3.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体系及测度模型 | 第29-41页 |
3.1 研究数据来源 | 第29页 |
3.2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第29-38页 |
3.2.1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 第29-30页 |
3.2.2 指标初定与复筛选 | 第30-31页 |
3.2.3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1-32页 |
3.2.4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2-38页 |
3.2.5 综合发展指数模型 | 第38页 |
3.3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模型 | 第38-41页 |
3.3.1 耦合模型 | 第38-39页 |
3.3.2 协调度模型 | 第39-41页 |
4. 连云港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41-48页 |
4.1 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结果 | 第41-44页 |
4.2 连云港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水平测度结果 | 第44-45页 |
4.3 连云港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水平耦合协调性结果 | 第45-46页 |
4.4 连云港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综合分析 | 第46-48页 |
5. 连云港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8-53页 |
5.1 优化产业结构 | 第48页 |
5.2 优化空间开发 | 第48页 |
5.3 加快城市建设 | 第48-49页 |
5.4 保护生态环境 | 第49-50页 |
5.5 建设节约型社会 | 第50-51页 |
5.6 完善经济政策 | 第51-52页 |
5.7 引导公众参与 | 第52-5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3-56页 |
6.1 结论 | 第53-54页 |
6.2 创新点 | 第54页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主要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