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博物馆学、博物馆事业论文--陈列、展览工作论文

博物馆展示设计中文化属性的表现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1-12页
    1.4 研究方法第12-13页
2. 博物馆展示设计现状概述第13-17页
    2.1 世界博物馆展示空间的演变历史与趋势第13-16页
        2.1.1 博物馆发展过程概述第13页
        2.1.2 现代博物馆社会责任的强化第13-14页
        2.1.3 空间功能的变化和展陈形式的扩充第14-15页
        2.1.4 当代优秀博物馆的特征与设计趋势第15-16页
    2.2 当前我国博物馆展示设计的不足与局限性第16-17页
        2.2.1 欠缺对文化的深度理解第16页
        2.2.2 对创新精神的胆怯第16-17页
3. 为何要重视博物馆展示设计的文化属性表现第17-22页
    3.1 从解决我国当前博物馆展示设计困局的角度分析第17-18页
    3.2 从博物馆展示设计的立意角度分析第18-22页
        3.2.1 立意的方向:所属博物馆的使命与宗旨第18-19页
        3.2.2 立意的基础:展览内容与文化背景第19-20页
        3.2.3 精准立意与文化属性表现(以上海玻璃博物馆为例)第20-22页
4. 关于博物馆展示空间中文化属性表现的设计要素归纳第22-41页
    4.1 空间布局第22-28页
        4.1.1 空间的感知体验第22-24页
        4.1.2 参观流线的节奏第24-25页
        4.1.3 空间视觉动线变化与参观体验(以宽容和纪念博物馆为例)第25-28页
    4.2 视觉环境第28-32页
        4.2.1 色彩与光源的作用第28-30页
        4.2.2 材料的质感第30页
        4.2.3 视觉环境的可塑性(以芝加哥科学与工业博物馆为例)第30-32页
    4.3 装饰运用第32-36页
        4.3.1 装饰细节对空间的升华作用第32-34页
        4.3.2 装饰的文化元素提炼(以南京博物馆民国史展厅为例)第34-35页
        4.3.3 装饰的文化隐喻(以六朝博物馆为例)第35-36页
    4.4 陈列手法第36-41页
        4.4.1 常规陈列方式新用第36-38页
        4.4.2 新型媒介的多元表达第38-40页
        4.4.3 互动性展示的体验优化第40-41页
5. 以文化属性表现为目标的设计实践(以贵州省博物馆新馆历史展厅方案设计过程为例)第41-52页
    5.1 引言与设计背景概述第41-42页
    5.2 设计立意第42-44页
        5.2.1 地域历史文化特征分析第42-43页
        5.2.2 文化属性“符号”提炼第43-44页
    5.3 以菱石形态为灵感的空间布局规划第44-47页
        5.3.1 展厅空间布局第44-46页
        5.3.2 空间风格基调与陈列手法的选择第46-47页
    5.4 结合历史故事背景营造空间环境氛围第47-51页
        5.4.1 以视觉环境的方式第47-48页
        5.4.2 以复原陈列的方式第48-50页
        5.4.3 以装饰的方式第50-51页
    5.5 对此次设计实践的总结第51-52页
6. 博物馆展示设计的思考与展望第52-54页
    6.1 以人文高度作为设计标准的意义第52页
    6.2 博物馆展示设计领域的未来景愿第52-54页
结论第54-55页
致谢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立体绿化在城市环境中的视觉研究
下一篇:“框景”造景手法在当代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