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M施工阶段隧道管片力学性能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2.1 隧道衬砌破坏原因 | 第10-11页 |
1.2.2 围岩压力计算方法 | 第11-12页 |
1.2.3 隧道衬砌设计计算理论 | 第12-13页 |
1.2.4 TBM施工荷载监测 | 第13-14页 |
1.2.5 隧道衬砌管片力学性能分析 | 第14-16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TBM施工荷载现场监测 | 第17-31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TBM施工阶段施工荷载 | 第17-20页 |
2.2.1 千斤顶推力 | 第17-18页 |
2.2.2 壁后注浆压力 | 第18-19页 |
2.2.3 盾壳及盾尾密封刷挤压力 | 第19-20页 |
2.3 工程概况 | 第20-21页 |
2.3.1 工程概况 | 第20页 |
2.3.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 第20-21页 |
2.4 TBM施工现场监测 | 第21-30页 |
2.4.1 围岩压力及钢筋应力监测 | 第21-28页 |
2.4.2 千斤顶推力监测 | 第28-29页 |
2.4.3 注浆压力监测 | 第29-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围岩压力计算及衬砌受力分析 | 第31-40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围岩压力计算方法 | 第31-36页 |
3.2.1 岩柱理论 | 第31-32页 |
3.2.2 普氏理论 | 第32-33页 |
3.2.3 太沙基理论 | 第33页 |
3.2.4 规范计算方法 | 第33-36页 |
3.3 重庆轨道环线某区间衬砌计算 | 第36-39页 |
3.3.1 项目概况 | 第36-37页 |
3.3.2 围岩压力计算 | 第37-38页 |
3.3.3 隧道管片内力计算 | 第38-39页 |
3.3.4 监测结果与理论计算对比分析 | 第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施工荷载下管片力学性能分析 | 第40-59页 |
4.1 引言 | 第40页 |
4.2 有限元模型概况 | 第40-41页 |
4.3 模型参数确定 | 第41-43页 |
4.3.1 片间和环间接头单元 | 第41-42页 |
4.3.2 地层弹簧单元 | 第42-43页 |
4.4 有限元模型验证 | 第43-47页 |
4.4.1 模型介绍 | 第43-45页 |
4.4.2 模型验证 | 第45-47页 |
4.5 螺栓预紧力模拟 | 第47-48页 |
4.5.1 管片拼装过程 | 第47页 |
4.5.2 螺栓预紧力模拟 | 第47-48页 |
4.6 拼装缝隙管片受力 | 第48-50页 |
4.7 偏心千斤顶推力作用下管片力学性能 | 第50-54页 |
4.8 注浆压力作用下管片力学性能 | 第54-56页 |
4.9 几种荷载工况下管片受力对比 | 第56-58页 |
4.10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