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保护学论文--各种鱼的病害、敌害及其防治论文

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皮肤溃疡病病原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引言第11-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19页
    1.1 石斑鱼的养殖背景及细菌性病原的研究进展第12-14页
        1.1.1 石斑鱼的养殖背景第12-13页
        1.1.2 石斑鱼细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第13-14页
    1.2 哈维氏弧菌的研究进展第14-18页
        1.2.1 哈维氏弧菌的其致病性第14-15页
        1.2.2 哈维氏弧菌的诊断技术的发展第15-16页
        1.2.3 哈维氏弧菌致病因子的研究进展第16-18页
    1.3 小结第18-19页
第二章 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皮肤溃疡病病原ML01的分离鉴定与药敏特性分析第19-34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9-25页
        2.1.1 疾病的发现与调查第19页
        2.1.2 实验用鱼第19页
        2.1.3 病原筛查和细菌分离、培养第19-20页
        2.1.4 人工感染实验第20-21页
        2.1.5 病原菌的鉴定第21-24页
        2.1.6 病原菌的药物敏感实验第24-25页
    2.2 结果第25-32页
        2.2.1 疾病调查及发病症状第25页
        2.2.2 病原的筛查与细菌分离第25页
        2.2.3 人工感染及病原菌的再分离第25-27页
            2.2.3.1 浸泡感染第25-26页
            2.2.3.2 创伤后浸泡感染第26页
            2.2.3.3 腹腔注射感染第26-27页
        2.2.4 病原菌的鉴定第27-31页
            2.2.4.1 菌落特征第27页
            2.2.4.2 菌体形态第27页
            2.2.4.3 生理生化特征第27-28页
            2.2.4.4 致病菌的系统发育分析第28-31页
        2.2.5 病原菌的药物敏感实验第31-32页
    2.3 小结第32-34页
第三章 哈维氏弧菌ML01株的毒力基因分析第34-39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4-36页
        3.1.1 菌株ML01的全基因组提取第34页
        3.1.2 引物设计第34-35页
        3.1.3 PCR实验第35-36页
    3.2 结果第36-37页
    3.3 小结第37-39页
第四章 哈维氏弧菌ML01株胞外产物的致病性分析第39-46页
    4.1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39-41页
        4.1.1 实验鱼第39页
        4.1.2 胞外产物(ECP)的提取第39-40页
        4.1.3 ECP总蛋白含量的测定第40-41页
            4.1.3.1 标准蛋白(BSA)稀释液的制备第40页
            4.1.3.2 WR工作试剂的制备第40页
            4.1.3.3 测定方法第40-41页
        4.1.4 酶活性测定及溶血性测定第41页
        4.1.5 胞外产物毒性测定第41页
    4.2 结果第41-44页
        4.2.1 48h内ECP中总蛋白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测定第41-43页
        4.2.2 酶活性及溶血性测定结果第43页
        4.2.3 胞外产物的毒性测定第43-44页
    4.3 小结第44-46页
第五章 哈维氏弧菌ML01株分泌性蛋白的分离及特性分析第46-58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46-48页
        5.1.1 细菌分泌性蛋白的分离及纯化第46页
        5.1.2 分泌性蛋白的SDS-PAGE及主要区带的质谱分析第46-47页
            5.1.2.1 蛋白变性第46页
            5.1.2.2 制胶第46-47页
            5.1.2.3 配制电泳缓冲液第47页
            5.1.2.4 跑胶第47页
            5.1.2.5 染色第47页
            5.1.2.6 脱色第47页
        5.1.3 主要蛋白区带的质谱分析法第47页
        5.1.4 分泌性蛋白编码基因序列的克隆、测序与比对第47-48页
            5.1.4.1 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第47页
            5.1.4.2 引物的设计第47-48页
            5.1.4.3 PCR实验第48页
    5.2 结果第48-58页
        5.2.1 维氏弧菌分泌性蛋白的纯化及SDS-PAGE第48-50页
            5.2.1.1 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第48-49页
            5.2.1.2 分泌性蛋白的SDS-PAGE第49-50页
        5.2.2 P42、P36、P31分泌性蛋白的质谱分析法第50-55页
        5.2.3 ML01株分泌性蛋白编码基因的克隆、测序与比对第55-58页
    5.3 小结第58页
参考文献第58-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菱鲆C-型和Lily型凝集素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研究
下一篇:凡纳滨对虾防病益生菌的筛选和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