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46页 |
1.1 配位聚合物的简介 | 第14-31页 |
1.1.1 配位聚合物的概念 | 第14页 |
1.1.2 配位聚合物的发展 | 第14-17页 |
1.1.3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以及对其合成的影响因素 | 第17-21页 |
1.1.4 配位聚合物的分类 | 第21-22页 |
1.1.5 配位聚合物的性能研究及应用 | 第22-31页 |
1.2 四氮唑以及四氮唑配位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31-39页 |
1.2.1 引言 | 第31页 |
1.2.2 四氮唑的发现和发展 | 第31-32页 |
1.2.3 四氮唑类配合物的合成与配位方式 | 第32-33页 |
1.2.4 配位方式 | 第33-34页 |
1.2.5 四唑类配位聚合物的应用 | 第34-39页 |
1.3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进展 | 第39-42页 |
1.3.1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39-40页 |
1.3.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进展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第二章 基于含卤族元素的苯四唑与d10金属Zn的手性配位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 | 第46-67页 |
2.1 引言 | 第46-47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7-48页 |
2.2.1 试剂和仪器 | 第47页 |
2.2.2 配位聚合物{Zn[4-Fluorobenzonitetrazole)]_2}_n(2a)的合成 | 第47-48页 |
2.2.3 配位聚合物{Zn[4-Fluorobenzonitetrazole)]_2}_n(2b)的合成 | 第48页 |
2.2.4 配位聚合物{Zn[5-Phenyl-1H-tetrazole)]_2}_n(2c)的合成 | 第48页 |
2.3 配合物2a、2b和2c的晶体结构的测定和数据 | 第48-51页 |
2.4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描述 | 第51-58页 |
2.4.1 配合物{Zn[4-Fluorobenzonitetrazole)]_2}_n(2a)的晶体结构描述 | 第51-53页 |
2.4.2 配合物{Zn[4-Fluorobenzonitetrazole)]_2}_n(2b)的晶体结构描述 | 第53-55页 |
2.4.3 配合物{Zn[5-Phenyl-1H-tetrazole)]_2}_n(2c)的晶体结构描述 | 第55-56页 |
2.4.4 配合物(2a)、(2b)的晶体结构的比较 | 第56-57页 |
2.4.5 化合物{Zn[5-(4-fluorophenyl)-tetrazole)]_2}_n(2a)和(2b)两种不同晶体相变转化分析 | 第57-58页 |
2.5 配合物2a和2b的热重分析 | 第58页 |
2.6 配合物2a和2b的荧光发射 | 第58-60页 |
2.7 铁电性与介电性质 | 第60-63页 |
2.8 对Mb染料的光催化降解 | 第63页 |
2.9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第三章 基于4-吡啶四唑的d~(10)金属的双配体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 | 第67-93页 |
3.1 引言 | 第67-6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8-70页 |
3.2.1 试剂和仪器 | 第68页 |
3.2.2 配合物{[Cd_2(4-ptz)(SO_4)(OH)(H_2O)_2](H_2O)}_n(3a)的合成 | 第68-69页 |
3.2.3 配合物{[Cd_2(4-ptz)(SO_4)(OH)(H_2O)]}_n(3b)的合成 | 第69页 |
3.2.4 配合物[Cd(4-ptz)_2(H_2O)_4](H_2O)_2(3c)的合成 | 第69页 |
3.2.5 配合物[Cu_3(C_6H_4N_5)-(CN)_2]_n(3d)的合成 | 第69-70页 |
3.2.6 配合物[Ag_2(C_6H_4N_4)(N_3)]_n(3e)的合成 | 第70页 |
3.2.7 配合物{Cd(4-ptz)(4-nitro-Phcoo)}_n(3f)和{Cd(4-ptz)(3-nitro-Phcoo)}_n(3g)的合成 | 第70页 |
3.3 配合物3a、3b、3c、3d、3e、3f和3g结构的测定和晶体数据 | 第70-76页 |
3.4 配合物[Cd_2(4-ptz)(SO_4)(OH)(H_2O)_2](H_2O)(3a)的晶体结构描述 | 第76-77页 |
3.5 配合物[Cd_2(4-ptz)(SO_4)(OH)(H_2O)](3b)的晶体结构描述 | 第77-79页 |
3.6 配合物[Cu3(C6H4N5)-(CN)2]n(3d)的晶体结构描述 | 第79-81页 |
3.7 配合物{[Ag_2(C_6H_4N_4)(N_3)]}_n(3e)的晶体结构描述 | 第81-83页 |
3.8 化合物{Cd(4-ptz)(4-nitro-Phcoo)}_n(3f)和{Cd(4-ptz)(3-nitro-Phcoo)}_n(3g)的结构分析描述 | 第83-88页 |
3.8.1 化合物{Cd(4-ptz)(4-nitro-Phcoo))_n(3f)的结构描述 | 第84-86页 |
3.8.2 {Cd(4-ptz)(3-nitro-Phcoo)}_n(3g)的结构分析与描述 | 第86-88页 |
3.9 配合物3a和3b的热重分析 | 第88-89页 |
3.10 配合物3a和3b的荧光性质 | 第89页 |
3.11 配合物[Ag_2(C_6H_4N_4)(N_3)]n(3e)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 第89页 |
3.12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3页 |
第四章 基于3-吡啶四唑和羧酸的双配体的系列Zn、Cd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 | 第93-122页 |
4.1 引言 | 第93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93-94页 |
4.2.1 试剂和仪器 | 第93-94页 |
4.2.2 配位聚合物[Cd(3-pttz)(4-Clba)]n(4a)的合成 | 第94页 |
4.2.3 配位聚合物4b、4c、4f、4g、4h、4i、4j的合成 | 第94页 |
4.2.4 配位聚合物[Zn(3-pttz)(4-Clba)]n(4d)、[Zn(3-pttz)(4-Brba)]n(4e)的合成 | 第94页 |
4.3 配合物4a、4b、4c、4d、4e、4f、4g、4h、4i和4j的晶体结构的测定和数据 | 第94-101页 |
4.4 配合物4a、4b、4c、4d和4e晶体结构的描述 | 第101-103页 |
4.5 配合物[Zn(3-ptz)(btc)(H_2O)3]_n4f的晶体结构描述 | 第103-106页 |
4.6 配合物{Cd(4-ptz)(4-Me-Phcoo)}_n(4g)的晶体结构描述 | 第106-107页 |
4.7 化合物{Cd(4-ptz)(3,5-di-nitro-Phcoo))}_n(4h)的结构描述 | 第107-109页 |
4.8 化合物{Zn(3-ptz)(4-nitro-Phcoo)}_n(4i)的结构描述 | 第109-112页 |
4.9 化合物(4-ptz)(3-nitro-Phcoo)}_n(4j)的结构分析与描述 | 第112-113页 |
4.10 化合物{Cd(3-ptz)Cl)}_n(4k)的结构描述 | 第113-116页 |
4.11 辅助羧酸配体的羧基对位的取代基对配合物结构的影响 | 第116-118页 |
4.12 荧光性质 | 第118-119页 |
4.13 本章小结 | 第119-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22页 |
第五章 基于双四氮唑H_2btz(H_2btz=1,5-bia(5-tetrazole)-3-oxapentane)的两个Cd-四唑配位聚合物的合成、表征以及性质研究 | 第122-133页 |
5.1 引言 | 第122-123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123页 |
5.2.1. 试剂和仪器 | 第123页 |
5.2.2 配位聚合物{CdMn(bdt)(bda)}_n(5a)的合成 | 第123页 |
5.2.3 配位聚合物{CdNa(bdt)(ox)}_n(5b)的合成 | 第123页 |
5.3 配合物5a和5b的结构测定和晶体数据 | 第123-126页 |
5.4 配合物{CdMn(bdt)(bda)}_n(5a)的结构描述与讨论 | 第126-129页 |
5.5 配合物{CdNa(bdt)(ox)}_n(5b)的结构描述与讨论 | 第129-13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31-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3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3-13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情况 | 第135-136页 |
致谢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