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无线电台论文

无线电短波监测站选址的技术探讨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1页
第一章 短波通信特性第11-19页
    1.1 短波传播的形式第11-13页
        1.1.1 地波传播形式第11-12页
        1.1.2 天波传播形式第12-13页
    1.2 短波电离层传播特性第13-16页
        1.2.1 短波天波传播工作频率选定第13-14页
        1.2.2 传输模式第14页
        1.2.3 传输路径第14-15页
        1.2.4 短波衰落第15页
        1.2.5 短波回波第15-16页
        1.2.6 短波静区第16页
    1.3 短波干扰第16-19页
        1.3.1 大气噪声第16-17页
        1.3.2 人为噪声第17页
        1.3.3 电台干扰第17-19页
第二章 短波监测站选址的要素构成第19-27页
    2.1 短波监测站选址的自然环境要求第19-22页
        2.1.1 系统技术要求第19-20页
        2.1.2 场地技术要求第20页
        2.1.3 环境技术要求第20-22页
    2.2 短波监测站的配置要求第22-23页
    2.3 短波监测站预选站址的测试第23-27页
        2.3.1 测试内容第23页
        2.3.2 测试设备第23页
        2.3.3 测试方法第23-25页
        2.3.4 测试结论第25-27页
第三章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西安监测站的选址第27-35页
    3.1 建设西安短波监测站的必要性第27-29页
        3.1.1 地理位置要求第27页
        3.1.2 区域发展要求第27-28页
        3.1.3 短波监测网要求第28-29页
    3.2 西安短波监测站的系统及配置构成第29-30页
    3.3 西安短波监测站的站址选定第30-35页
        3.3.1 站址选择的要求及依据第30-31页
        3.3.2 西安短波监测站站址预选第31页
        3.3.3 西安短波监测站站址的测试及确定第31-35页
第四章 全国短波监测站选址情况探讨第35-41页
    4.1 各站址的基本情况第35-36页
    4.2 各短波监测站站址存在的缺陷第36-37页
    4.3 浅析各短波监测站前景第37-38页
    4.4 全国短波监测网工程设计思想第38-41页
第五章 短波监测站站址选定后的优化处理第41-47页
    5.1 短波监测站站址自然环境的优化第41-42页
        5.1.1 场地优化第41-42页
        5.1.2 环境优化第42页
    5.2 短波监测站的技术优化第42-44页
        5.2.1 设备、技术优化第42-43页
        5.2.2 监测队伍优化第43-44页
    5.3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西安监测站的优化处理第44-45页
        5.3.1 自然环境的优化第44页
        5.3.2 技术优化第44-45页
    5.4 几点思考第45-47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47-49页
致谢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研究成果第53-55页
附录第5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波接力站电磁环境测量及干扰分析
下一篇:GSM系统测试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