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监察、监督论文

中国大陆反腐败机构设置研究--基于中国香港地区经验借鉴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导论第8-14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10页
        (一) 研究背景第8-9页
        (二) 研究意义第9-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一) 关于反腐败组织机构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第10-12页
        (二) 关于中国香港反腐败机构设置的相关文献综述第12-13页
    三、研究分析框架和论文结构第13页
        (一) 研究分析框架第13页
        (二) 论文结构第13页
    四、研究方法第13-14页
        (一) 文献研究法第13页
        (二) 比较分析法第13-14页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第14-19页
    一、基本概念第14-15页
        (一) 腐败第14-15页
        (二) 机构第15页
        (三) 反腐败机构第15页
    二、理论基础第15-17页
        (一) 寻租理论第16页
        (二) 委托——代理理论第16-17页
        (三) 反腐败战略理论第17页
    三、反腐败机构设置内部的关键要素分析第17-19页
        (一) 反腐败机构的独立性与反腐败工作的高效性之间的关系第17页
        (二) 法律制度的权威性与机构运行的规范性之间的关系第17-18页
        (三) 反腐败机构的监管体制下的内部与外部制约机制第18-19页
第二章 中国大陆反腐败机构设置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第19-29页
    一、中国大陆反腐败机构的建立与发展第19-23页
        (一) 四大反腐败机构的历史沿革概况第19-21页
        (二) 大陆反腐败斗争的历史进程第21-23页
    二、中国大陆反腐败机构设置的现状第23-26页
        (一) 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和权限第24-25页
        (二) 检察机关反贪局的职能和权限第25-26页
        (三) 纪检监察机关与检察机关间的互动关系第26页
    三、大陆反腐败机构设置存在的问题第26-29页
        (一) 反腐败机构地方化第26-27页
        (二) 反腐手段缺乏震慑力第27页
        (三) 权责重叠、分工不明第27页
        (四) 有效性与合法性难以两全第27-28页
        (五) 自身监管有待加强第28-29页
第三章 中国香港反腐败机构设置概况第29-39页
    一、中国香港廉政公署成立的背景第29-32页
        (一) 廉政公署成立的社会背景第29-30页
        (二) 廉政公署成立的政治背景第30-31页
        (三) 廉政公署成立的经济背景第31-32页
    二、中国香港廉政公署的组织架构与运行方式第32-34页
        (一) 廉政公署的组织架构第32-34页
        (二) 廉政公署的运行方式第34页
    三、中国香港廉政公署机构设置的特色第34-39页
        (一) 高度独立的组织定位第35-36页
        (二) 高效联动的机构设置第36-39页
第四章 中国香港与大陆反腐败机构的比较及启示第39-47页
    一、中国香港与大陆反腐败机构的比较第39-43页
        (一) 中国香港与大陆反腐败组织独立性方面的比较分析第39-41页
        (二) 中国香港与大陆反腐败机构职责权限法定性方面的比较分析第41-42页
        (三) 中国香港与大陆反腐败机构监督体系方面的比较分析第42-43页
    二、中国香港反腐败机构设置对中国大陆的启示第43-47页
        (一) 增强反腐败机构的独立性与权威性第44页
        (二) 广泛赋权反腐败机构且确立其职责职权的法定性第44-45页
        (三) 建立反腐败机构内外双重监督机制第45-47页
第五章 建构中国特色反腐败机构的构想第47-54页
    一、建构中国特色反腐败机构的总体方案第47-51页
        (一) 改革反腐败机构设置的依据第47-48页
        (二) 反腐败机构设置的改革方案第48-50页
        (三) 反腐败机构改革方案实现的配套条件第50-51页
    二、建设中国特色反腐败机构的保障第51-54页
        (一) 党的领导第52页
        (二) 公众支持第52页
        (三) 国际合作第52-54页
结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一、著作类第55-56页
    二、期刊类第56-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吉林省信用信息数据交换平台的信用指数构建研究
下一篇:中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时间效应及其内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