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论文--读者工作论文

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评价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引言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3页
        1.2.1 国外图书馆评价研究综述第10-11页
        1.2.2 我国图书馆评价研究情况第11-13页
    1.3 研究意义第13页
        1.3.1 理论意义第13页
        1.3.2 实践意义第13页
    1.4 研究方法和重点难点第13-14页
        1.4.1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2 重点难点第14页
    1.5 文章创新点第14页
    1.6 本章小结第14-15页
2 相关理论基础第15-19页
    2.1 省级公共图书馆第15页
        2.1.1 公共图书馆第15页
        2.1.2 省级公共图书馆第15页
    2.2 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第15-17页
        2.2.1 能力的内涵第15-16页
        2.2.2 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能力第16-17页
    2.3 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评价第17-18页
        2.3.1 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评价的必要性第17页
        2.3.2 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评价的原则第17-18页
    2.4 本章小结第18-19页
3 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影响因素分析第19-24页
    3.1 服务资源第19-20页
        3.1.1 文献资源第19页
        3.1.2 人力资源第19-20页
        3.1.3 硬件资源第20页
        3.1.4 经费资源第20页
    3.2 服务项目第20-21页
        3.2.1 基本服务第20页
        3.2.2 移动服务第20-21页
        3.2.3 远程服务第21页
        3.2.4 个性化服务第21页
        3.2.5 总分馆服务第21页
    3.3 服务效率第21-22页
        3.3.1 馆藏外借量第21页
        3.3.2 电子资源开放获取性第21-22页
        3.3.3 闭架文献获取时间第22页
        3.3.4 文献提供响应时间第22页
        3.3.5 参考咨询的响应时间第22页
    3.4 服务时间第22页
    3.5 弱势群体服务第22-23页
    3.6 本章小结第23-24页
4 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4-34页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第24-25页
        4.1.1 科学性原则第24页
        4.1.2 客观性原则第24页
        4.1.3 可操作性原则第24页
        4.1.4 适用性原则第24页
        4.1.5 简洁性原则第24-25页
    4.2 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第25-26页
    4.3 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评价指标的确定第26-30页
        4.3.1 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的程序安排第26-27页
        4.3.2 量表的编制第27页
        4.3.3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第27-30页
    4.4 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第30-33页
    4.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5 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评价第34-45页
    5.1 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的评价研究第34-39页
        5.1.1 评价方法第34-35页
        5.1.2 评分结果第35-36页
        5.1.3 关于评价结果的几点说明第36-37页
        5.1.4 评分结果分析第37-38页
        5.1.5 与第五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对比分析第38-39页
    5.2 省级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存在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9-41页
        5.2.1 服务资源方面第39-40页
        5.2.2 服务项目方面第40-41页
        5.2.3 服务效率方面第41页
        5.2.4 弱势群体服务情况第41页
    5.3 提升省级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建议第41-44页
        5.3.1 保证资金投入,注重资源的合理建设第42页
        5.3.2 重视馆员素质的提升,强化服务意识第42-43页
        5.3.3 在平等的前提下,对弱势群群体实行倾斜性服务第43页
        5.3.4 加强宣传推广,注重服务创新第43页
        5.3.5 定期进行图书馆服务能力评价工作第43-44页
    5.5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结语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附录 1第51-55页
附录 2第55-57页
附录 3第57-61页
后记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传统村落原真性保护研究--以绥宁县上堡村保护为例
下一篇:城镇总体规划的完成与研究--以梅山镇总体规划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