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季忠义录》整理与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一、绪论 | 第7-12页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7-8页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8页 |
(三)研究回顾与展望 | 第8-12页 |
二、《忠义录》研究 | 第12-41页 |
(一)《忠义录》概述 | 第12-17页 |
(二)《忠义录》编纂特点和内容 | 第17-22页 |
(三)《忠义录》征引文献辑述 | 第22-23页 |
(四)《忠义录》的价值和问题 | 第23-34页 |
(五)“寿镛案”研究 | 第34-41页 |
三、《忠义录》勘误与校异 | 第41-86页 |
(一)《忠义录》勘误 | 第41-47页 |
(二)《忠义录》校异 | 第47-86页 |
1.校异凡例 | 第47-48页 |
2.《忠义录》与《宋史》异文 | 第48-63页 |
3.《忠义录》与《辍耕录》异文 | 第63-65页 |
4.《忠义录》与《江南通志》异文 | 第65-68页 |
5.《忠义录》与《湖广通志》异文 | 第68-69页 |
6.《忠义录》与《江西通志》异文 | 第69-77页 |
7.《忠义录》与《福建通志》异文 | 第77-78页 |
8.《忠义录》与《广东通志》异文 | 第78-86页 |
四、《忠义录》校点(选录) | 第86-94页 |
五、结语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9页 |
附录:《忠义录》传主基本信息一览表 | 第99-131页 |
后记 | 第131-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