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6-16页 |
一、研究对象及选题缘由 | 第6-10页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3页 |
三、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 第13-16页 |
第一章 余昭、安履贞诗歌的题材特征 | 第16-31页 |
第一节 余、安诗歌题材概述 | 第16-18页 |
第二节 余昭的景物题咏 | 第18-24页 |
第三节 积极入世、忠君爱国 | 第24-28页 |
第四节 安履贞的刻骨亲情 | 第28-31页 |
第二章 余昭、安履贞诗歌的艺术特征 | 第31-49页 |
第一节 余昭诗歌的艺术特征 | 第32-45页 |
第二节 安履贞诗歌的艺术特征 | 第45-49页 |
第三章 余昭、安履贞间的情诗 | 第49-58页 |
第一节 余、安间的情诗赠答 | 第49-52页 |
第二节 深情而凄美的悼亡诗 | 第52-58页 |
第四章 余昭、安履贞诗歌创作与其文化身份的关系 | 第58-80页 |
第一节 余、安诗歌的文化成因探析 | 第59-73页 |
第二节 余、安诗歌与其中华“国族”身份 | 第73-80页 |
结语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附录一:余昭部分诗作年表 | 第85-94页 |
附录二:余昭、安履贞诗歌选 | 第94-100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100-101页 |
后记 | 第101-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