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3-27页 |
1.1 引言 | 第13页 |
1.2 轮状病毒分子生物学 | 第13-15页 |
1.2.1 轮状病毒病原学 | 第13页 |
1.2.2 主要结构蛋白及其功能 | 第13-14页 |
1.2.3 主要非结构蛋白及其功能 | 第14-15页 |
1.3 轮状病毒流行病学 | 第15-16页 |
1.4 轮状病毒感染及致病机制 | 第16-17页 |
1.5 轮状病毒拮抗宿主先天性免疫机制 | 第17-23页 |
1.5.1 NSP1与宿主先天性免疫 | 第17-22页 |
1.5.2 VP3与OAS/RNase L通路 | 第22页 |
1.5.3 NSP2/VP2与病毒自我隔离 | 第22-23页 |
1.5.4 NSP4与细胞自噬 | 第23页 |
1.5.5 总结 | 第23页 |
1.6 RV疫苗研究进展 | 第23-26页 |
1.6.1 单价疫苗 | 第24-25页 |
1.6.2 多价重配疫苗 | 第25页 |
1.6.3 新型疫苗 | 第25-26页 |
1.6.4 前景与展望 | 第26页 |
1.7 研究意义 | 第26-27页 |
2 牛RV UK株对人源细胞RLRs信号转导通路部分关键因子的影响 | 第27-36页 |
2.1 牛RV UK株对人源细胞RLRS信号转导通路部分关键因子在转录水平的影响 | 第27-32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7页 |
2.1.2 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2.1.3 实验结果 | 第28-32页 |
2.2 RV UK株对人源细胞RLRS信号转导通路部分关键因子在蛋白水平的影响 | 第32-34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32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32-33页 |
2.2.3 实验结果 | 第33-34页 |
2.3 讨论 | 第34-36页 |
3 NSP1蛋白对人源细胞RLRs信号转导通路部分关键因子的影响 | 第36-50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6页 |
3.1.1 病毒、质粒、细胞及菌株 | 第36页 |
3.1.2 主要试剂 | 第36页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6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6-41页 |
3.2.1 质粒构建 | 第36-39页 |
3.2.2 UK-NSP1质粒和UK-NSP1△IRF3质粒分别转染 293T细胞,检测内源性IRF3、RIG-I、MDA5蛋白含量变化 | 第39-40页 |
3.2.3 UK-NSP1质粒分别与IRF3/ RIG-I/ MDA5质粒共转染 293T细胞,检测外源性IRF3、RIG-I、MDA5蛋白含量变化 | 第40页 |
3.2.4 蛋白酶体抑制剂对NSP1蛋白介导降解IRF3蛋白的影响 | 第40-41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41-48页 |
3.3.1 重组质粒的PCR和双酶切鉴定 | 第41-43页 |
3.3.2 UK NSP1/ NSP1△IRF3质粒分别转染 293T细胞,检测细胞内源性IRF3、RIG-I和MDA5蛋白含量变化 | 第43-44页 |
3.3.3 UK NSP1质粒分别与IRF3/ RIG-I/ MDA5质粒共转染,检测IRF3、RIG-I、MDA5蛋白含量变化 | 第44-46页 |
3.3.4 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NSP1蛋白介导降解IRF3蛋白的影响 | 第46-48页 |
3.4 讨论 | 第48-50页 |
4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个人简历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