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天然气加工工业论文--石油炼制论文--石油产品论文

KOH对煤及石油焦碳微晶结构和气化活性影响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2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内容第11-12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2-27页
    2.1 煤热解研究第12-18页
        2.1.1 煤热解过程第12页
        2.1.2 热解影响因素第12-14页
        2.1.3 热解焦结构第14-16页
        2.1.4 催化热解第16-18页
    2.2 煤气化研究进展第18-22页
        2.2.1 煤气化技术发展第18-19页
        2.2.2 煤气化反应机理第19-20页
        2.2.3 气化反应的影响因素第20-22页
        2.2.4 煤气化技术的发展面临的问题第22页
    2.3 催化气化第22-24页
        2.3.1 催化气化研究进展第22-23页
        2.3.2 碱金属碱土金属对气化的影响第23-24页
        2.3.3 催化气化机理第24页
    2.4 煤气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第24-27页
第3章 煤热解特性研究第27-43页
    3.1 实验内容第27-30页
        3.1.1 实验样品第27-28页
        3.1.2 实验装置与仪器第28-29页
        3.1.3 停留时间确定第29-30页
    3.2 慢速热解特性研究第30-33页
        3.2.1 慢速热解失重率第30页
        3.2.2 煤焦微晶结构变化第30-33页
    3.3 快速热解特性研究第33-41页
        3.3.1 快速热解焦失重率第33-34页
        3.3.2 快速热解焦XRD分析第34-37页
        3.3.3 快速热解焦拉曼分析第37-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4章 快速热解煤焦气化活性研究第43-55页
    4.1 实验部分第43-44页
        4.1.1 实验样品第43页
        4.1.2 CO_2气化实验第43-44页
    4.2 煤焦的气化反应活性第44-51页
        4.2.1 热解温度对气化活性的影响第44-46页
        4.2.2 KOH含量对气化活性的影响第46-48页
        4.2.3 热解前期与热解后期焦样气化活性第48-49页
        4.2.4 气化反应活性与微晶结构联系第49-51页
    4.3 气化模型拟合第51-53页
    4.4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5章 石油焦催化热解气化第55-65页
    5.1 实验部分第55-56页
        5.1.1 实验样品第55页
        5.1.2 实验内容第55-56页
    5.2 失重率第56页
    5.3 快速热解石油焦结构分析第56-61页
        5.3.1 快速热解石油焦XRD分析第56-58页
        5.3.2 快速热解石油焦拉曼分析第58-61页
    5.4 石油焦气化反应活性第61-63页
        5.4.1 实验部分第61页
        5.4.2 热解温度对气化活性影响第61-62页
        5.4.3 KOH含量对气化活性的影响第62页
        5.4.4 热解前期与热解后期气化活性第62-63页
    5.5 气化模型拟合第63-64页
    5.6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65-67页
    6.1 全文总结第65-66页
    6.2 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2页
致谢第72-73页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人肠道菌群代谢系统从九节龙皂苷-Ⅰ代谢物中筛选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
下一篇:以医院为基础的脑卒中危险因素、预后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