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瓜类病虫害论文--黄瓜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

黄瓜褐斑病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生物学特性、遗传多样性及防治基础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前言第13-14页
第一章 黄瓜褐斑病及常用分子标记技术的研究进展第14-21页
    1.1 黄瓜褐斑病的概述第14-18页
    1.2 多主棒孢菌致病力分化研究进展第18页
    1.3 常用的分子标记技术及相关应用第18-21页
第二章 黄瓜褐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第21-52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2-26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6-50页
        2.2.1 黄瓜褐斑病菌的分离与鉴定第26-30页
            2.2.1.1 黄瓜褐斑病菌的分离结果第26-27页
            2.2.1.2 黄瓜褐斑病菌的显微形态观测第27-28页
            2.2.1.3 黄瓜褐斑病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第28-30页
        2.2.2 黄瓜褐斑病菌培养性状研究第30-36页
            2.2.2.1 菌丝生长速率第33-34页
            2.2.2.2 气生菌丝类型第34页
            2.2.2.3 菌落颜色第34-35页
            2.2.2.4 色素分泌情况第35页
            2.2.2.5 产孢能力第35-36页
        2.2.3 不同黄瓜褐斑病菌培养条件多样性研究第36-44页
            2.2.3.1 最适培养基的多样性第36-37页
            2.2.3.2 最适培养温度的多样性第37-39页
            2.2.3.3 最适光照条件的多样性第39-41页
            2.2.3.4 最适碳源的多样性第41-43页
            2.2.3.5 最适氮源的多样性第43-44页
        2.2.4 黄瓜褐斑病菌致病力分化研究第44-50页
            2.2.4.1 不同黄瓜品种发病情况调查及抗性评价第44-45页
            2.2.4.2 黄瓜褐斑病菌在各鉴别寄主上的致病性分析第45-47页
            2.2.4.3 黄瓜褐斑病菌致病力类型的划分第47-50页
    2.3 小结第50-52页
第三章 黄瓜褐斑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第52-64页
    3.1 材料和方法第52-55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55-61页
        3.2.1 黄瓜褐斑病菌ITS序列分析第55-56页
        3.2.2 黄瓜褐斑病菌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第56-61页
    3.3 小结第61-64页
第四章 杀菌剂对黄瓜褐斑病菌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第64-79页
    4.1 材料和方法第64-67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67-78页
        4.2.1 春雷霉素对不同黄瓜褐斑病菌株的毒力检测第67-70页
        4.2.2 吡唑醚菌酯对不同黄瓜褐斑病菌株的毒力检测第70-73页
        4.2.3 福·福锌对不同黄瓜褐斑病菌株的毒力检测第73-76页
        4.2.4 吡唑醚菌酯和福·福锌对黄瓜褐斑病的田间防效第76-78页
    4.3 小结第78-79页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第79-84页
参考文献第84-92页
致谢第92-93页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宣肺平喘汤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风邪恋肺证)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基于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加味黄芪赤风汤抗肾脏纤维化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