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选题背景和项目依托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元素风化行为 | 第11-13页 |
1.2.2 化探取样粒度 | 第13页 |
1.2.3 元素风化行为定量研究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5-22页 |
2.1 地层 | 第15-19页 |
2.1.1 太古宇 | 第16页 |
2.1.2 中元古界 | 第16-17页 |
2.1.3 新元古界 | 第17页 |
2.1.4 早古生界 | 第17-18页 |
2.1.5 晚古生界 | 第18页 |
2.1.6 中生界 | 第18-19页 |
2.1.7 第四系 | 第19页 |
2.2 岩浆岩 | 第19-20页 |
2.3 构造 | 第20-21页 |
2.4 景观特征 | 第21-22页 |
第3章 样品采集与分析 | 第22-25页 |
3.1 样品采集 | 第22-23页 |
3.2 样品处理与测试 | 第23-25页 |
第4章 花岗闪长岩风化过程中元素行为 | 第25-33页 |
4.1 稀土配分曲线 | 第25-26页 |
4.2 风化程度与风化指数 | 第26-29页 |
4.3 剖面元素含量与WIG关系 | 第29-32页 |
4.3.1 热液成矿元素 | 第29-30页 |
4.3.2 高场强元素 | 第30-31页 |
4.3.3 其他微量元素 | 第31-32页 |
4.4 小结 | 第32-33页 |
第5章 花岗闪长岩风化层土壤及其盐水与酸不溶物元素变化行为 | 第33-45页 |
5.1 样品质量比率 | 第33-35页 |
5.2 样品风化程度变化 | 第35-36页 |
5.3 样品粒级与风化程度 | 第36页 |
5.4 稀土配分曲线 | 第36-37页 |
5.5 样品粒级与元素含量关系 | 第37-44页 |
5.5.1 粒级与主量氧化物关系 | 第37-39页 |
5.5.2 粒级与热液成矿元素关系 | 第39-41页 |
5.5.3 粒级与高场强元素关系 | 第41-42页 |
5.5.4 粒级与其他元素关系 | 第42-44页 |
5.6 小结 | 第44-45页 |
第6章 风化过程中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定量研究 | 第45-50页 |
6.1 风化过程中元素含量经验方程 | 第45-46页 |
6.2 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定量研究 | 第46-49页 |
6.3 小结 | 第49-50页 |
第7章 结论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附录 | 第59-60页 |
图表附录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