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基于半导体量子点和石墨烯量子点的功能性荧光纳米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在生物医学分析中的应用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1章 功能性荧光纳米生物传感器设计及应用进展第18-70页
    1.1 荧光纳米生物传感器第18-19页
    1.2 半导体量子点第19-42页
        1.2.1 半导体量子点的光学特性第19-22页
        1.2.2 半导体量子点的荧光传感机理第22-25页
        1.2.3 半导体量子点的合成与改性研究第25-29页
        1.2.4 半导体量子点的表面功能化第29-36页
        1.2.5 基于表面功能化量子点构造的荧光纳米生物传感器的应用实例第36-42页
    1.3 石墨烯量子点第42-66页
        1.3.1 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第43-49页
        1.3.2 石墨烯量子点的光致发光第49-56页
        1.3.3 石墨烯量子点的表面功能化第56-59页
        1.3.4 基于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构造的荧光纳米生物传感器的应用实例第59-66页
    1.4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及意义第66-70页
第2章 基于Zn~(2+)调节的L-半胱氨酸包覆的CdTe量子点荧光探针用于腺苷 5'-三磷酸的检测第70-86页
    2.1 引言第70-71页
    2.2 实验部分第71-74页
        2.2.1 实验试剂第71-72页
        2.2.2 实验仪器第72页
        2.2.3 L-半胱氨酸包覆的CdTe量子点的制备与提纯第72-73页
        2.2.4 检测过程第73页
        2.2.5 人血清样品的测定第73页
        2.2.6 细胞荧光成像第73-74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74-85页
        2.3.1 L-半胱氨酸包覆的CdTe量子点的表征第74-76页
        2.3.2 Zn~(2+)和lcys-CdTe量子点之间的相互作用第76-78页
        2.3.3 ATP的荧光检测第78-82页
        2.3.4 其他含磷酸基团的化合物对于lcys-CdTe-Zn~(2+) 荧光体系的影响第82-83页
        2.3.5 外来物质的干扰第83-84页
        2.3.6 人血清样品中ATP的检测第84页
        2.3.7 细胞荧光成像第84-85页
    2.4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3章 基于N-乙酰半胱氨酸包覆的CdTe量子点对胰蛋白酶活性的检测和抑制剂的筛选第86-100页
    3.1 前言第86-88页
    3.2 实验过程第88-89页
        3.2.1 实验试剂第88页
        3.2.2 实验仪器第88页
        3.2.3 NAC-CdTe量子点的合成第88-89页
        3.2.4 检测过程第89页
        3.2.5 人体尿液样本检测第89页
    3.3 结果和讨论第89-99页
        3.3.1 NAC-CdTe量子点的合成和表征第89-90页
        3.3.2 NAC-CdTe量子点与Hb之间的相互作用第90-95页
        3.3.3 胰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的检测第95-97页
        3.3.4 选择性探究第97-98页
        3.3.5 实际样品检测第98-99页
    3.4 本章小结第99-100页
第4章 多巴胺修饰的CdTe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检测L-组氨酸第100-114页
    4.1 引言第100-102页
    4.2 实验部分第102-104页
        4.2.1 实验试剂第102页
        4.2.2 实验仪器第102页
        4.2.3 巯基丙酸包覆的CdTe量子点的制备与纯化第102-103页
        4.2.4 多巴胺功能化的CdTe量子点的制备第103页
        4.2.5 检测过程第103页
        4.2.6 人体血清样本检测第103-10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104-111页
        4.3.1 多巴胺功能化的CdTe量子点的表征第104-105页
        4.3.2 QDs-DA/Ni(II)体系检测L-His第105-110页
        4.3.3 干扰实验第110-111页
        4.3.4 人体血清中检测L-his第111页
    4.4 本章小结第111-114页
第5章 基于Cr(Ⅳ)/Cr(Ⅲ)氧化还原反应调制的GQDs荧光纳米传感器检测抗坏血酸和酸性磷酸酶第114-134页
    5.1 引言第114-116页
    5.2 实验部分第116-119页
        5.2.1 实验试剂第116-117页
        5.2.2 实验仪器第117页
        5.2.3 GQDs的制备第117-118页
        5.2.4 荧光检测抗坏血酸第118页
        5.2.5 荧光检测ACP活性第118页
        5.2.6 人血清样品的检测第118-119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19-131页
        5.3.1 GQDs的表征第119-121页
        5.3.2 Cr(IV)/Cr(III)对GQDs的荧光猝灭作用第121-125页
        5.3.3 基于GQDs /Cr(VI)体系检测抗坏血酸第125-127页
        5.3.4 基于GQDs /Cr(VI)体系对ACP的检测第127-130页
        5.3.5 人血清中L-抗坏血酸和ACP的检测第130-131页
    5.4 本章小结第131-134页
第6章 基于还原型石墨烯量子点/壳聚糖荧光纳米复合体系构建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用于碱性磷酸酶检测第134-150页
    6.1 引言第134-136页
    6.2 实验部分第136-138页
        6.2.1 实验试剂第136-137页
        6.2.2 实验仪器第137页
        6.2.3 还原型石墨烯的制备和提纯第137页
        6.2.4 rGQDs/CS纳米复合物的自组装与解组装第137-138页
        6.2.5 荧光检测ALP活性第138页
        6.2.6 实际样品中ALP的检测第138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38-149页
        6.3.1 rGQDs的性质与表征第138-141页
        6.3.2 碱性磷酸酶检测体系的可行性分析第141-142页
        6.3.3 CS对rGQDs的猝灭作用第142-145页
        6.3.4 (NaPO_3)_6对rGQDs/CS体系的解组装作用第145-146页
        6.3.5 碱性磷酸酶的检测第146-148页
        6.3.6 选择性研究第148页
        6.3.7 实际样品中ALP的检测第148-149页
    6.4 本章小结第149-150页
参考文献第150-186页
作者简介第186页
博士期间发表的SCI论文第186-190页
致谢第190-191页

论文共1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渐进多焦点镜片加工机床设计与虚拟样机研究
下一篇:纳米晶铜各向异性刻划加工的分子动力学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