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6-19页 |
1.2.1 土壤中金属主要形态 | 第16-18页 |
1.2.2 废水灌溉对土壤中金属形态影响研究 | 第18-19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2.1 实验设置 | 第20页 |
2.2 供试材料 | 第20-21页 |
2.3 样品采集与处理方法 | 第21-22页 |
第三章 造纸废水灌溉下湿地土壤金属形态分布特征 | 第22-39页 |
3.1 造纸废水灌溉对土壤中铁形态分布影响 | 第22-25页 |
3.1.1 灌溉浓度对土壤中铁形态变化影响 | 第23-24页 |
3.1.2 芦苇不同生长时期土壤中铁形态变化 | 第24-25页 |
3.2 造纸废水灌溉对土壤中铝形态分布影响 | 第25-28页 |
3.2.1 灌溉浓度对土壤中铝形态变化影响 | 第26-27页 |
3.2.2 芦苇不同生长时期土壤中铝形态变化 | 第27-28页 |
3.3 造纸废水灌溉对土壤中锌形态分布影响 | 第28-31页 |
3.3.1 灌溉浓度对土壤中锌形态变化影响 | 第29-30页 |
3.3.2 芦苇不同生长时期土壤中锌形态变化 | 第30-31页 |
3.4 造纸废水灌溉对土壤中铜形态分布影响 | 第31-34页 |
3.4.1 灌溉浓度对土壤中铜形态变化影响 | 第32-33页 |
3.4.2 芦苇不同生长时期土壤中铜形态变化 | 第33-34页 |
3.5 造纸废水灌溉对土壤中锰形态分布影响 | 第34-37页 |
3.5.1 灌溉浓度对土壤中锰形态变化影响 | 第35-36页 |
3.5.2 芦苇不同生长时期土壤中锰形态变化 | 第36-3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造纸废水灌溉下湿地土壤金属的再分配 | 第39-54页 |
4.1 土壤金属再分配模型 | 第39-40页 |
4.1.1 再分配系数 | 第39-40页 |
4.1.2 结合强度系数 | 第40页 |
4.2 造纸废水灌溉下湿地土壤铁的再分配 | 第40-43页 |
4.2.1 造纸废水灌溉下湿地土壤中铁再分配系数 | 第40-41页 |
4.2.2 造纸废水灌溉下湿地土壤中铁结合强度系数 | 第41-43页 |
4.3 造纸废水灌溉下湿地土壤中铝的再分配 | 第43-45页 |
4.3.1 造纸废水灌溉下湿地土壤中铝再分配系数 | 第43-44页 |
4.3.2 造纸废水灌溉下湿地土壤中铝结合强度系数 | 第44-45页 |
4.4 造纸废水灌溉下湿地土壤锌的再分配 | 第45-47页 |
4.4.1 造纸废水灌溉下湿地土壤中锌再分配系数 | 第45-46页 |
4.4.2 造纸废水灌溉下湿地土壤中锌结合强度系数 | 第46-47页 |
4.5 造纸废水灌溉下湿地土壤中铜的再分配 | 第47-50页 |
4.5.1 造纸废水灌溉下湿地土壤中铜再分配系数 | 第47-49页 |
4.5.2 造纸废水灌溉下湿地土壤中铜结合强度 | 第49-50页 |
4.6 造纸废水灌溉下湿地土壤中锰的再分配 | 第50-52页 |
4.6.1 造纸废水灌溉下湿地土壤中锰再分配系数 | 第50-51页 |
4.6.2 造纸废水灌溉下湿地土壤中锰结合强度 | 第51-5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土壤金属污染综合评价 | 第54-62页 |
5.1 土壤污染综合评价模型 | 第55-58页 |
5.1.1 地累积指数模型 | 第55页 |
5.1.2 三角模糊数 | 第55-57页 |
5.1.3 模型耦合 | 第57-58页 |
5.2 辽河口湿地土壤金属综合评价 | 第58-6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6.1 结论 | 第62-63页 |
6.2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