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0-12页 |
| abstract | 第12-13页 |
| 1. 导论 | 第14-28页 |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 1.1.1 来自现实的挑战 | 第14-15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6-24页 |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4-28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 1.3.3 研究的创新及不足 | 第27-28页 |
| 2. 地方预算绩效管理的基本理论分析 | 第28-45页 |
| 2.1 地方预算绩效管理的涵义 | 第28-35页 |
| 2.1.1 地方预算绩效管理的内涵 | 第28-30页 |
| 2.1.2 预算绩效管理和政府绩效管理 | 第30-35页 |
| 2.2 委托代理理论与地方预算绩效管理问题 | 第35-39页 |
| 2.2.1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概念及模型 | 第36-37页 |
| 2.2.2 “委托-代理”理论视域下的地方预算绩效管理 | 第37-39页 |
| 2.3 公共经济理论与地方预算绩效管理问题 | 第39-42页 |
| 2.3.1 公共经济理论的核心概念与相关模型 | 第39-41页 |
| 2.3.2 公共经济理论背景下的地方预算绩效管理 | 第41-42页 |
| 2.4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与地方预算绩效管理问题 | 第42-45页 |
| 2.4.1 交易成本:概念与运用 | 第42-43页 |
| 2.4.2 制度变迁理论与预算绩效管理改革 | 第43-45页 |
| 3. 我国地方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实践回顾 | 第45-57页 |
| 3.1 我国地方预算绩效管理的发展历程 | 第45-47页 |
| 3.2 我国地方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动因及方向 | 第47-48页 |
| 3.3 各地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基本方式、亮点及成效 | 第48-57页 |
| 3.3.1 改革的方式 | 第48-52页 |
| 3.3.2 改革的亮点 | 第52-54页 |
| 3.3.3 改革的成效 | 第54-55页 |
| 3.3.4 改革的缺陷 | 第55-57页 |
| 4. 我国地方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实践的深入剖析与评判:以江西省A县为切入点 | 第57-82页 |
| 4.1 改革背景:A县县情简介 | 第58-61页 |
| 4.1.1 经济、社会发展远景及绩效目标约束 | 第58-60页 |
| 4.1.2 财政运行总体情况 | 第60-61页 |
| 4.2 改革实践:动因、路径和案例 | 第61-75页 |
| 4.2.1 改革动因分析 | 第61-62页 |
| 4.2.2 改革具体路径梳理 | 第62-72页 |
| 4.2.3 案例分析 | 第72-75页 |
| 4.3 A县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成效与不足 | 第75-82页 |
| 4.3.1 成效与借鉴 | 第75-77页 |
| 4.3.2 不足与思考 | 第77-79页 |
| 4.3.3 对地方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启示 | 第79-82页 |
| 5. 地方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国际借鉴与启示 | 第82-99页 |
| 5.1 各国改革探索回顾 | 第82-88页 |
| 5.1.1 美国的地方预算绩效管理探索 | 第82-84页 |
| 5.1.2 其他OECD国家的改革探索 | 第84-88页 |
| 5.2 各国的改革经验 | 第88-94页 |
| 5.2.1 美国地方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经验 | 第88-89页 |
| 5.2.2 其他OECD国家的地方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经验 | 第89-94页 |
| 5.3 小结及对我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启示 | 第94-99页 |
| 5.3.1 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目标的比较分析 | 第94-95页 |
| 5.3.2 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举措的比较分析 | 第95-97页 |
| 5.3.3 对我国地方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启示 | 第97-99页 |
| 6. 推进我国地方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思路、对策与展望 | 第99-120页 |
| 6.1 推进我国地方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基本思路 | 第99-105页 |
| 6.1.1 推进我国地方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基本原则 | 第99-100页 |
| 6.1.2 我国地方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先行条件:政府间支出责任和收入划分 | 第100页 |
| 6.1.3 我国地方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目标与内容 | 第100-101页 |
| 6.1.4 绩效目标设置与运行机制 | 第101-105页 |
| 6.2 推进我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改革的对策 | 第105-111页 |
| 6.2.1 宏观层面的对策建议:推进我国地方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战略构想 | 第106-107页 |
| 6.2.2 中观层面的对策建议:推进我国地方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财政手段 | 第107-109页 |
| 6.2.3 微观层面的对策建议:完善我国地方预算绩效管理的运行机制 | 第109-111页 |
| 6.3 地方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未来展望:以预算绩效管理为核心的地方政府绩效管理 | 第111-120页 |
| 6.3.1 未来良好的政治环境:绩效理念的树立 | 第112-113页 |
| 6.3.2 未来友好的制度环境:绩效制度的构建 | 第113-114页 |
| 6.3.3 未来改革的关键领域:政府治理与财税体制 | 第114-116页 |
| 6.3.4 未来改革的指标体系建设:预算绩效指标与政府绩效指标的融合 | 第116-12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0-127页 |
| 致谢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