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9页 |
第二节 概念和性质 | 第9-11页 |
一、社区矫正的概念 | 第9-10页 |
二、社区矫正的法律性质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社区矫正利弊分析 | 第11-13页 |
一、社区矫正显现的优势 | 第11-12页 |
二、社区矫正出现的问题 | 第12-13页 |
第四节 社区矫正的法理基础和现实选择 | 第13-16页 |
一、刑罚目的理论的演进——社区矫正发端的理论基础 | 第13-14页 |
二、监禁刑的缺陷及刑法谦抑主义思想——社区矫正的刑事政策基础 | 第14页 |
三、对提高刑罚执行效益的追求——社区矫正的经济性选择 | 第14-15页 |
四、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社区矫正产生的社会思想基础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广州社区矫正现状与不足 | 第16-23页 |
第一节 广州社区矫正基本现状和成绩 | 第16-18页 |
第二节 广州社区矫正存在问题与不足 | 第18-23页 |
一、法律依据缺乏 | 第18页 |
二、执行主体不一致 | 第18-19页 |
三、队伍专业性不强 | 第19-20页 |
四、"人户分离"现象较严重 | 第20-21页 |
五、未成年犯矫正手段单一 | 第21-22页 |
六、人身危险性评估仍未起步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广州市社区矫正完善之对策 | 第23-31页 |
第一节 立法完善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建立社区矫正专业化队伍 | 第24-25页 |
一、广州建立社区矫正官制度的必要性 | 第24-25页 |
二、社区矫正官的人员配备 | 第25页 |
三、社区矫正官的培训与管理 | 第25页 |
第三节 人户分离服刑人员的监管 | 第25-27页 |
一、完善服刑人员的迁居制度 | 第26页 |
二、建立户籍地公安机关与居住地的合作机制 | 第26页 |
三、建立户籍地司法行政机关与居住地的合作机制 | 第26页 |
四、建立司法行政机关之间的协同管辖机制 | 第26-27页 |
五、加强对转出转入工作的规范监管 | 第27页 |
第四节 全面启动人身危险性评估 | 第27-29页 |
一、人身危险性评估机构和人员 | 第27页 |
二、人身危险性评估的三个部分 | 第27-28页 |
三、人身危险性评估的定量分析 | 第28-29页 |
第五节 完善青少年社区矫正 | 第29-31页 |
一、完善管理体制 | 第29-30页 |
二、丰富矫正项目 | 第30页 |
三、打造工作队伍 | 第30页 |
四、畅通信息渠道 | 第30-31页 |
结束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附件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