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刑事被害人过错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绪论第10-11页
第一章 被害人过错的研究现状第11-19页
 第一节 被害人过错的概念第11-13页
 第二节 被害人过错的分类第13-16页
 第三节 被害人过错的认定第16-19页
  一、被害人过错行为的特征第16-17页
  二、刑事被害人过错的范围应当严格限制第17-19页
第二章 被害人过错影响刑事责任的理论基础第19-25页
 第一节 互动论与期待可能性理论第19-20页
  一、互动论下的被害人过错第19-20页
  二、期待可能性理论下的被害人过错第20页
 第二节 责任分担理论与应受谴责性降低理论第20-23页
  一、责任分担理论第20-22页
  二、应受谴责性降低理论第22页
  三、学说评析第22-23页
 第三节 被害人过错影响量刑的机制第23-25页
第三章 国内外关于被害人过错的立法现状第25-32页
 第一节 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国家(地区)的立法状况第25-29页
  一、大陆法系国家(地区)立法状况第25-27页
  二、英美法系的立法情况第27-28页
  三、境外关于被害人过错立法的启示第28-29页
 第二节 我国关于被害人过错的立法状况第29-32页
  一、我国刑法上的规定第29-30页
  二、其他规定中体现的被害人过错第30-32页
第四章 司法实践中的被害人过错类型化分析第32-41页
 第一节 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第32-33页
  一、司法实践中对被害人过错的忽视第32页
  二、被害人过错与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冲突第32-33页
 第二节 关于被害人过错的实证数据第33-34页
 第三节 被害人过错的司法类型第34-40页
  一、引诱型过错第35-36页
  二、纠纷引发型过错第36-37页
  三、挑衅型过错第37-38页
  四、严重刺激型过错第38-39页
  五、持续加害型过错第39-40页
 第四节 被害人过错类型化的意义第40-41页
第五章 被害人过错的法定化构想第41-44页
 第一节 被害人过错法定化步骤第41-43页
  一、颁布司法解释指导司法实践第41-42页
  二、部分刑法分则中增设被害人过错条款第42页
  三、在刑法总则中规定被害人过错的适用原则第42-43页
 第二节 被害人过错法定化之价值第43-44页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附件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艾米莉·狄金森自然诗歌中女性意识的体现
下一篇:民国时期工会法律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