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一、绪论 | 第13-21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现实意义 | 第14页 |
2、理论意义 | 第14-15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1、国内农村家庭教育研究 | 第15-16页 |
2、国内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 | 第16-17页 |
3、单亲监护型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 | 第17-18页 |
(四)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1页 |
1、单亲监护型留守儿童 | 第18-19页 |
2、家庭教育 | 第19-20页 |
3、社会工作介入 | 第20-21页 |
二、研究设计 | 第21-25页 |
(一) 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1、初级群体理论 | 第21页 |
2、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 第21-22页 |
3、社会支持理论 | 第22页 |
(二)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22-23页 |
1、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2、研究思路 | 第23页 |
(三) 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23-25页 |
1、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2、研究目的 | 第24-25页 |
三、A村单亲监护型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 | 第25-35页 |
(一) 单亲监护型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 | 第25-28页 |
1、文化水平较低的母亲是家庭教育的主体 | 第25-26页 |
2、留守子女多,家庭教育任务重 | 第26页 |
3、单亲监护型家庭亲子关系正常 | 第26-27页 |
4、重视子女教育,教育期望高 | 第27-28页 |
5、包含劳动教育内容,特别重视学业和安全教育 | 第28页 |
(二) 单亲监护型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32页 |
1、在家庭教育观念上 | 第28-30页 |
2、在家庭教育行为上 | 第30-31页 |
3、在家庭教育效果上:水平低、质量差 | 第31-32页 |
4、缺乏实际的家庭教育指导 | 第32页 |
(三) 单亲监护型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2-35页 |
1、宏观制度和政策的桎梏 | 第32-33页 |
2、缺少重视和宣传家庭教育的社区环境 | 第33-34页 |
3、单亲监护人自身教育水平和能力的限制 | 第34-35页 |
四、A村单亲监护型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需求 | 第35-39页 |
(一) 单亲监护型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需求内容 | 第35页 |
1、开展单亲监护人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 | 第35页 |
2、提高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质量的需求 | 第35页 |
(二) 单亲监护型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需求特点 | 第35-37页 |
1、社区有提高家教的意识和需求,但无资源 | 第35-36页 |
2、单亲监护人有家教意识但无知识,需求强烈 | 第36页 |
3、留守儿童有教育需求但能力不足 | 第36-37页 |
(三) 满足单亲监护型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需求所需的条件 | 第37-39页 |
1、资金支持 | 第37页 |
2、组织资源 | 第37页 |
3、人力资源 | 第37-38页 |
4、社区本地资源 | 第38-39页 |
五、对A村单亲监护型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的社会工作服务 | 第39-46页 |
(一) 介入策略 | 第39-40页 |
1、获得村委会的信任和支持 | 第39页 |
2、开展留守儿童“快乐周末”活动 | 第39-40页 |
(二) 介入内容 | 第40-45页 |
1、留守儿童安全教育趣味小组 | 第40-41页 |
2、留守母亲家庭教育支持小组 | 第41-43页 |
3、个案服务 | 第43-45页 |
(三) 社会工作介入单亲监护型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总结 | 第45-46页 |
六、总结与对策建议 | 第46-50页 |
(一) 政府修订制度,完善政策以提供宏观环境支持 | 第47-48页 |
(二) 各级政府和基层政权提供资金支持 | 第48页 |
(三) 农村社区提供微观环境支持 | 第48-49页 |
(四) 社会工作组织和社会工作者提供直接技术支持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1 | 第52-56页 |
附录2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附件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