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外交、国际关系论文--中国外交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毛泽东、邓小平的外交思想比较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引言第8-14页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8-9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9-12页
    1.3 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第12-13页
        1.3.1 研究目标第12页
        1.3.2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4 研究方法第13页
    1.5 课题的创新与不足第13-14页
2 毛泽东、邓小平外交思想形成的条件第14-21页
    2.1 毛泽东外交思想形成的条件第14-17页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外交思想是毛泽东外交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第14-15页
        2.1.2“和为贵”是毛泽东外交思想形成的历史渊源第15-16页
        2.1.3 极富魅力的个性特征是毛泽东外交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第16页
        2.1.4 战争与革命是毛泽东外交思想形成的时代特征第16-17页
    2.2 邓小平外交思想形成的条件第17-21页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外交思想是邓小平外交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第17-18页
        2.2.2“求同存异”是邓小平外交思想形成的历史渊源第18-19页
        2.2.3 独具一格的个性特征是邓小平外交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第19页
        2.2.4 和平与发展是邓小平外交思想形成的时代特征第19-21页
3 毛泽东、邓小平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第21-29页
    3.1 毛泽东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第21-24页
        3.1.1 独立自主是毛泽东外交思想的基本原则第21-22页
        3.1.2 和平共处是毛泽东外交思想的指导原则第22-23页
        3.1.3 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是毛泽东外交思想的根本方法第23-24页
        3.1.4 外交政策是毛泽东外交思想中的战略依据第24页
    3.2 邓小平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第24-29页
        3.2.1 独立自主是邓小平外交思想的基本原则第25-26页
        3.2.2 和平至上是邓小平外交思想的指导原则第26-27页
        3.2.3 国家利益观是邓小平外交思想的核心原则第27-28页
        3.2.4 世界格局观是邓小平外交思想的战略依据第28-29页
4 毛泽东、邓小平外交思想的异同点第29-38页
    4.1 毛泽东、邓小平外交思想的相同点第29-32页
        4.1.1 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相同第29-30页
        4.1.2 加强和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的外交重心相同第30-31页
        4.1.3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外交目标相同第31-32页
        4.1.4 国家利益至上的外交出发点相同第32页
    4.2 毛泽东、邓小平外交思想的差异第32-38页
        4.2.1 时代主题判断不同第32-34页
        4.2.2 外交价值取向不同第34-35页
        4.2.3 外交战略路径不同第35-36页
        4.2.4 外交斗争手段不同第36-38页
5 毛泽东、邓小平外交思想对我国当代外交的启示第38-44页
    5.1 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第38-39页
    5.2 和平、发展、和谐是中国外交的基本目标第39-40页
    5.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导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第40-41页
    5.4 加强和促进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是中国外交的基本立足点第41-42页
    5.5 对外开放是中国长期的基本战略方针第42-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裂缝性致密气藏压裂裂缝参数研究
下一篇:塔里木油田高含蜡凝析气藏固相沉积实验测试及理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