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英文摘要 | 第8-9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2-22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2-14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12页 |
1.2 主要实验药品 | 第12页 |
1.3 主要实验耗材、试剂及仪器 | 第12-1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4-22页 |
2.1 主要实验试剂的配置 | 第14-15页 |
2.2 动物分组及处理 | 第15页 |
2.3 坐骨神经切断修复模型的建立 | 第15页 |
2.4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的检测 | 第15-16页 |
2.5 取材 | 第16页 |
2.6 形态学检测 | 第16-18页 |
2.7 蛋白血检测 | 第18-20页 |
2.8 统计学方法 | 第20-22页 |
结果 | 第22-26页 |
1 坐骨神经HE染色 | 第22页 |
2 大鼠功能恢复的情况 | 第22-23页 |
2.1 SFI检测结果 | 第22-23页 |
2.2 小腿三头肌湿重的结果 | 第23页 |
3 坐骨神经中BDNF和NT-3的免疫组化染色 | 第23-24页 |
4 坐骨神经BDNF和TrkB的免疫印迹法检测 | 第24-26页 |
讨论 | 第26-30页 |
1 周围神经生理概述 | 第26页 |
2 活血通督汤的应用依据与意义 | 第26-27页 |
3 活血通督汤对大鼠功能恢复的作用 | 第27-28页 |
4 活血通督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机制初探 | 第28-30页 |
4.1 促进神经中BDNF和NT-3的表达增加 | 第28-29页 |
4.2 通过BDNF和TrkB间的配体受体作用途径发挥作用 | 第29-30页 |
结论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附录 | 第34-36页 |
文献综述 | 第36-43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作者简历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