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哲学理论论文--哲学流派及其研究论文

哈特、奈格里的帝国理论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8-15页
第一章 哈特与奈格里帝国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渊源第15-24页
    第一节 哈特与奈格里帝国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第15-19页
        一、资本主义的全球化蔓延第15-17页
        二、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全球化扩张第17-18页
        三、苏东剧变后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第18-19页
    第二节 哈特与奈格里帝国理论的思想渊源第19-23页
        一、福柯的谱系学和生命政治学第19-20页
        二、萨义德的后殖民主义第20-21页
        三、毛里齐奥?拉扎拉托的非物质劳动理论第21-23页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二章 哈特与奈格里帝国理论的结构特点及其运行动力第24-38页
    第一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帝国第24-27页
        一、帝国的平面结构——无中心、无疆域的网络权力第24-26页
        二、帝国的立体结构——抽象的古罗马帝国“金字塔”第26-27页
    第二节 帝国的新政治秩序第27-32页
        一、帝国的权力形态——生命政治权力第27-29页
        二、帝国的生产特征——非物质化生产第29-31页
        三、帝国的反抗主体——革命力量“大众”第31-32页
    第三节 帝国的衰落第32-36页
        一、“大众”与传统无产阶级的关系第33-34页
        二、“大众”与“人民”的关系第34-35页
        三、反抗帝国的主体“大众”第35-36页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三章 哈特与奈格里帝国理论的独特性第38-47页
    第一节 帝国与传统帝国主义理论之比较第38-42页
        一、传统帝国主义的概念第38-39页
        二、传统帝国主义与帝国的比较第39-41页
        三、帝国并非帝国主义的简单继承第41-42页
    第二节 帝国与后现代文化境遇第42-46页
        一、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眼中的帝国第42-44页
        二、后现代主义文化视角下的帝国主义与帝国的比较第44-45页
        三、新的全球政治秩序范式的现代性根源第45-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帝国理论的积极意义和局限第47-56页
    第一节 帝国理论的积极意义第47-52页
        一、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帝国化趋势第47-49页
        二、帝国理论为“大众”反抗帝国提出构想第49-50页
        三、帝国理论为全球国际关系发展提供理论参考第50-52页
    第二节 帝国理论的局限第52-55页
        一、帝国理论低估了当前民族国家的作用第52-53页
        二、帝国理论否认了传统帝国主义的存在第53-54页
        三、帝国理论中的“大众”不能代替“无产阶级”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结语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流体动压径向密封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基层艾滋病防治服务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