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我国水库水体的富营养化 | 第10-12页 |
1.1.1 我国现阶段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状况 | 第10页 |
1.1.2 富营养化水库水质特征 | 第10-11页 |
1.1.3 富营养化水库危害 | 第11-12页 |
1.2 外源污染 | 第12-14页 |
1.2.1 外源污染定义 | 第12-13页 |
1.2.2 水库外源污染特点和现状 | 第13-14页 |
1.3 内源污染 | 第14-16页 |
1.3.1 内源污染定义 | 第14-15页 |
1.3.2 内源污染危害 | 第15-16页 |
1.4 水体混合状态 | 第16-18页 |
1.4.1 水体分层特征 | 第16-17页 |
1.4.2 水质混合特征 | 第17页 |
1.4.3 水体分层期间厌氧区域 | 第17-18页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1.5.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1.5.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 第20-23页 |
2.1 石砭峪水库概况 | 第20页 |
2.2 分析方法 | 第20-23页 |
2.2.1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 第20-21页 |
2.2.2 水质指标的检测方法及仪器 | 第21-22页 |
2.2.3 沉积物物理性质及污染物的测定 | 第22-23页 |
3 石砭峪水库水质季节性变化特征及分析 | 第23-39页 |
3.1 水库春季水质分析 | 第23-27页 |
3.1.1 水库春季水体分层结构分析 | 第23页 |
3.1.2 水库分层形成期好氧区和厌氧区分布 | 第23-24页 |
3.1.3 水库春季水质变化特征 | 第24-27页 |
3.2 水库夏季水质分析 | 第27-34页 |
3.2.1 水库分层期时段分析 | 第27-28页 |
3.2.2 水库夏季好氧区和厌氧区分布 | 第28-29页 |
3.2.3 水库水体夏季水质分析 | 第29-34页 |
3.3 水库完全秋冬季水质分析 | 第34-37页 |
3.3.1 水库完全混合期时段分析 | 第34页 |
3.3.2 水库完秋冬季好氧区和厌氧区分析 | 第34-35页 |
3.3.3 水库秋冬季水质分析 | 第35-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4 石砭峪水库外源污染特征及原因分析 | 第39-49页 |
4.1 监测断面与检测方法 | 第39-40页 |
4.2 库区氮磷季节性变化特征 | 第40-41页 |
4.3 春季径流氮磷污染特征 | 第41-44页 |
4.4 夏季径流氮磷污染特征 | 第44-46页 |
4.5 秋季径流氮磷污染特征 | 第46-4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5 石砭峪水库典型区域内源污染状况 | 第49-55页 |
5.1 石砭峪水库不同典型区域沉积物污染物 | 第49-51页 |
5.2 石砭峪水库不同典型区域沉积物污染物释放特性 | 第51-54页 |
5.2.1 DO与pH变化特征 | 第51页 |
5.2.2 硝氮、亚硝氮 及氨氮变化特征 | 第51-53页 |
5.2.3 TP的释放特征 | 第53页 |
5.2.4 铁锰释放特征 | 第53-5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6 结论及建议 | 第55-57页 |
6.1 成果与结论 | 第55-56页 |
6.2 建议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