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子宫内膜炎相关微生态菌群及其与宿主互作机制研究
|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前言 | 第8-12页 |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 1.1 生殖道微生态概述 | 第12页 |
| 1.2 微生态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 1.3 牛阴道菌群结构 | 第14-15页 |
| 1.4 牛子宫菌群结构 | 第15-16页 |
| 1.5 牛生殖道微生态制剂开发 | 第16-18页 |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8-94页 |
| 第一章 健康与子宫内膜炎奶牛子宫菌群结构比较研究 | 第18-50页 |
| 1.1 材料与方法 | 第18-25页 |
| 1.2 结果 | 第25-46页 |
| 1.3 讨论 | 第46-49页 |
| 1.4 小结 | 第49-50页 |
| 第二章 健康与子宫内膜炎奶牛子宫菌群的定量分析 | 第50-65页 |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50-55页 |
| 2.2 结果 | 第55-62页 |
| 2.3 讨论 | 第62-64页 |
| 2.4 小结 | 第64-65页 |
| 第三章 LPS诱导奶牛子宫内膜细胞基因表达谱研究 | 第65-93页 |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65-76页 |
| 3.2 结果 | 第76-91页 |
| 3.3 讨论 | 第91-92页 |
| 3.4 小结 | 第92-93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93-94页 |
| 参考文献 | 第94-100页 |
| 附录 | 第100-120页 |
| 作者简介 | 第120-121页 |
| 致谢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