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薯类作物病虫害论文--马铃薯(土豆)病虫害论文

茄链格孢全基因组测序及SSR分子标记的开发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引言第9-19页
    1.1 基因组学与DNA测序技术的发展第9-10页
    1.2 真菌基因组学的发展与现状第10-12页
        1.2.1 真菌基因组学的起步与发展第10-11页
        1.2.2 真菌基因组学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茄链格孢研究背景第12-14页
        1.3.1 茄链格孢细胞学特性的研究第12页
        1.3.2 茄链格孢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第12-13页
        1.3.3 茄链格孢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第13页
        1.3.4 茄链格孢毒素的研究第13-14页
    1.4 丝状真菌的产孢机制及相关基因的研究第14-15页
    1.5 分泌蛋白致病性的研究进展第15-16页
        1.5.1 植物细胞壁降解酶第15-16页
        1.5.2 寄主靶向模体第16页
    1.6 基因组重复序列的研究进展第16-18页
        1.6.1 散在重复序列第16-17页
        1.6.2 串联重复序列第17-18页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8-1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9-25页
    2.1 茄链格孢菌株的选择与培养第19页
    2.2 基因组的提取第19页
    2.3 基因组文库的构建第19-20页
        2.3.1 基因组小片段文库的构建第19页
        2.3.2 基因组大片段文库的构建第19-20页
    2.4 基因组的测序和拼接第20页
    2.5 基因组注释第20-21页
    2.6 基于DNA序列的全基因组比较第21页
    2.7 分泌蛋白的预测第21-22页
        2.7.1 CAZymes酶类的预测第21-22页
        2.7.2 病原菌与寄主互作蛋白的预测第22页
        2.7.3 含有Rx Lx[EDQ]模体蛋白的预测第22页
        2.7.4 特有分泌蛋白的预测第22页
    2.8 茄链格孢全基因组重复序列的预测第22页
    2.9 茄链格孢全基因序列微卫星的开发及应用第22-25页
        2.9.1 适合微卫星标记开发位点的筛选第22页
        2.9.2 微卫星标记可行性验证第22-23页
        2.9.3 微卫星多态性评估第23页
        2.9.4 中国北方马铃薯一作区茄链格孢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第23-24页
        2.9.5 角变菌株的SSR分子检测第24-2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5-51页
    3.1 茄链格孢HWC-168的形态观察第25页
    3.2 茄链格孢HWC-168的基因组测序第25-27页
        3.2.1 基因组的提取质量第25-26页
        3.2.2 DNA文库的构建第26-27页
        3.2.3 基因组的测序及拼接第27页
    3.3 茄链格孢HWC-168基因组概况第27-32页
        3.3.1 基因组特征性分析第27-28页
        3.3.2 链格孢属系统发育分析第28-29页
        3.3.3 基因功能的预测与分类第29-30页
        3.3.4 茄链格孢特有的基因第30-31页
        3.3.5 基因集功能富集分析第31-32页
    3.4 产孢相关基因的预测及分析第32-33页
    3.5 分泌蛋白的预测及致病相关蛋白分析第33-36页
        3.5.1 分泌蛋白的预测第33-34页
        3.5.2 分泌组中致病相关蛋白的预测第34-36页
    3.6 茄链格孢全基因组重复序列分析第36-40页
        3.6.1 重复序列的预测和分析第36-37页
        3.6.2 基因组内微卫星分析第37-40页
    3.7 茄链格孢基因组序列微卫星的开发及应用第40-51页
        3.7.1 茄链格孢微卫星标记的开发第40-42页
        3.7.2 茄链格孢中广泛的基因重复第42-43页
        3.7.3 中国北方马铃薯一作区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第43-48页
        3.7.4 角变菌株SSR分析第48-51页
4. 讨论第51-55页
    4.1 致病相关蛋白的分析第51页
    4.2 产孢相关基因的分析第51-52页
    4.3 茄链格孢的异核现象第52-53页
    4.4 准性生殖第53页
    4.5 中国北方马铃薯一作区群体遗传多样性第53-55页
5.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4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的学术论文第64-65页
作者简历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张一白电影的“都市意象”分析与研究
下一篇: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识别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