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风险社会视域下政务微博危机传播的问题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前言第9-21页
    一、研究背景第9-10页
        (一)研究缘起第9-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页
    二、文献综述第10-15页
        (一)危机传播方面的研究综述第10-13页
        (二)政务微博方面的研究综述第13-15页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5-21页
        (一)研究思路第15-19页
        (二)研究方法第19-20页
        (三)创新与不足第20-21页
第二章:风险社会下的危机传播第21-28页
    一、两种风险:社会风险和舆论风险第21-22页
        (一)社会风险:来自外部的风险第21页
        (二)舆论风险:被制造出来的风险第21-22页
    二、社会风险与舆论风险的转化:危机传播第22-23页
        (一)失控的危机传播引发舆论风险第22-23页
        (二)舆论风险激生新一轮社会风险第23页
    三、政务微博与危机传播的关系第23-28页
        (一)风险社会时代下的政务微博第23-26页
        (二)政务微博与危机传播的关联性第26页
        (三)政务微博在危机传播中发挥的作用第26-28页
第三章:风险社会下政务微博危机传播的典型案例:天津“8.12”事故第28-43页
    一、社会风险视角下的天津“8.12”事故第28-30页
        (一)天津“8.12”事故具有全球性特征第28页
        (二)天津“8.12”事故具有人为性特征第28-29页
        (三)天津“8.12”事故具有不确定性特征第29页
        (四)天津“8.12”事故具有双重性特征第29-30页
    二、舆论风险视角下的天津“8.12”事故第30-33页
        (一)天津“8.12”事故具有爆发性特征第31-32页
        (二)天津“8.12”事故具有宣泄性特征第32页
        (三)天津“8.12”事故具有群体极化特征第32页
        (四)天津“8.12”事故具有蔓延性特征第32-33页
    三、天津“8.12”事故中政务微博的功能检讨第33-43页
        (一)天津“8.12”事故下政务微博报道情况统计第34-36页
        (二)天津“8.12”事故下政务微博传播内容分析第36-38页
        (三)天津“8.12”事故下政务微博危机传播的规律第38-40页
        (四)天津“8.12”事故下政务微博危机传播的影响第40-43页
第四章:政务微博危机传播存在的普遍问题及原因分析第43-48页
    一、政务微博危机传播存在的普遍问题第43-46页
        (一)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第43-44页
        (二)信息发布的技巧不足第44页
        (三)4.1.3 信息传播的效果不佳第44-45页
        (四)舆论监控的力度不足第45-46页
    二、政务微博危机传播存在问题的原因第46-48页
        (一)管理模式的束缚第46-47页
        (二)运行机制不完善第47页
        (三)传播理念的落后第47-48页
第五章:关于政务微博充分发挥危机传播作用的建议第48-52页
    一、创新微博管理模式第48-49页
        (一)实现政务微博多功能互补第48页
        (二)设立风险事件专用微博第48-49页
    二、完善微博运行机制第49页
        (一)明确风险中的角色定位第49页
        (二)科学组建微博运营团队第49页
    三、强化信息传播理念第49-50页
        (一)丰富信息发布的内容第49-50页
        (二)增强信息发布的技巧第50页
    四、建立应急报道机制第50-52页
        (一)注重信息及时全面权威第50-51页
        (二)加强意见反馈信息回应第51页
        (三)科学开展新闻议程设置第51-52页
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致谢第56-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邯郸广府古城景观特质规划探析
下一篇:融资约束、内部控制对企业研发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