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烟控系统性能化设计研究及其预测软件的完善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15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 ·国内外研究方法及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火灾烟气流动的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 ·火灾烟流模型 | 第10-11页 |
| ·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研究 | 第11页 |
| ·课题的研究基础 | 第11-12页 |
| ·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 | 第12-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预期目标 | 第13-15页 |
| 2 火灾烟流网络模型理论 | 第15-35页 |
| ·烟气流动解析 | 第15-23页 |
| ·建立换气回路接续矩阵和闭环矩阵 | 第15-18页 |
| ·建立房间质量平衡式 | 第18-19页 |
| ·环路压力平衡关系式 | 第19-20页 |
| ·开口质量流量和开口压差关系式 | 第20-23页 |
| ·室温解析 | 第23-27页 |
| ·房间热平衡方程式 | 第23-27页 |
| ·室温综合解析 | 第27页 |
| ·围护结构传热解析 | 第27-32页 |
| ·基本计算公式 | 第27-29页 |
| ·离散化方程式 | 第29-32页 |
| ·烟气浓度、CO_2 浓度和CO 浓度求解 | 第32-33页 |
| ·烟浓度求解 | 第32页 |
| ·CO_2 浓度和CO 浓度求解 | 第32-33页 |
| ·烟流特性的计算步骤 | 第33-35页 |
| 3 机械排烟条件下烟流特性研究 | 第35-53页 |
| ·原计算方程中存在问题 | 第35页 |
| ·机械排烟条件下新算法 | 第35-40页 |
| ·在单风口情况下的求解方法 | 第36-37页 |
| ·在多风口情况下的求解方法 | 第37-40页 |
| ·软件优化 | 第40-42页 |
| ·负质量源算法与新算法的比较 | 第42-53页 |
| ·火灾算例数据 | 第42-45页 |
| ·模拟步骤 | 第45-46页 |
| ·计算结果比较与分析 | 第46-53页 |
| 4 建筑物走廊型通道烟控系统性能化设计分析 | 第53-77页 |
| ·建筑物走廊型通道的特点 | 第53页 |
| ·建筑物走廊型通道排烟口布置研究 | 第53-71页 |
| ·火灾危险状态判据 | 第53-54页 |
| ·运用实例 | 第54页 |
| ·模拟的建筑平面图 | 第54页 |
| ·模拟条件 | 第54-57页 |
| ·模拟结果的对比与分析 | 第57-70页 |
| ·根据模拟结果总结分析 | 第70-71页 |
| ·建筑物走廊型通道最佳排烟量研究 | 第71-74页 |
| ·现行《高规》对走道或房间机械排烟量的规定 | 第71-72页 |
| ·模拟建筑的最佳排烟量 | 第72-73页 |
| ·不同火源强度条件的最佳排烟量 | 第73-74页 |
| ·机械排烟条件下的性能化设计流程图 | 第74-77页 |
| 5 机械排烟条件下地下建筑物的送风量研究 | 第77-89页 |
| ·地下建筑物设置补风的必要性 | 第77页 |
| ·四川省消防所的试验介绍 | 第77-78页 |
| ·运用烟流软件对实例进行模拟分析 | 第78-81页 |
| ·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81-88页 |
| ·出口1 打开时的结果对比 | 第81-86页 |
| ·出口2 打开时的结果对比 | 第86-88页 |
| ·经过模拟和试验对比后的结论 | 第88-89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9-91页 |
| ·结论 | 第89-90页 |
| ·展望 | 第90-91页 |
| 致谢 | 第91-93页 |
| 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7页 |